今天考试。试卷里有这么一道题目:“一瓶油连桶重3.8千克,用了一半后还剩2千克。那么桶和油各有几千克?”
知生莫若师。
试卷没发给孩子之前,我就在心里犯嘀咕:“看来这道题要难倒一大片孩子了。”
果不其然。考完试,当我拿起红笔行云如水地批改试卷时,到这里遇见了拦路虎。
有的孩子这样列:3.8➗2=1.9千克,2-1.9=0.1千克;有的孩子这样列3.8-2=1.8千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更多的孩子写的是无字天书,供老师自己去发挥。
孩子是真遇到难题了。
怎么讲才会让他们记得牢呢?
“画图?举例子?实际拿一桶油操作一下?”在从办公室走上讲台的这段不足30米的路上,我的脑子里迅速地浮现出各种各样的方法。直到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才决定了要用什么方式来讲解
“孩子们,这是一桶油。”我拿起粉笔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不圆不扁的图形。“连桶重3.8千克,用了一半后连桶重还剩2千克。”我紧接着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号,和一个同样不圆不扁的图形,快速地标上数字。
老师的手就是这么神奇,随便画一个图形,想让它当什么就是什么,要让它是多少就是多少。教室里的忠实听众始终是深信不疑的。好像老师的手里握着的就是马良的神笔。
“那么问题来了,用了一半油,少了几千克呢?”
“少了1.8千克。”
孩子们这次不迷糊了。
“我们用掉的是油,有没有把桶也一起用掉?”
“没有”孩子们高声答到。
“有⋯”
一个不一样的声音搅动了整齐划一的声浪。
循着声音的方向,只见晓东两眼滴溜溜地转着,一脸得意样。
就是他了没错。平时就喜欢标新立异。遇到问题总要想方设法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再说。
“晓东的胃口挺好的,把油桶也吃了下去。”我用特别夸张的表情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微笑着说。
孩子们一听,瞬间哄笑之声淹没了课堂。有的还笑得拍起了桌子。
我把笑容收了起来,扫视了一下教室。刚刚的笑声马上收住。孩子们一个个变换了坐姿,身子笔挺,双手交叉平放于桌面。
孩子们都精得很,在一起久了,能读懂我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要让他们端正坐姿,只需扫视一翻教室,双手做一个交叉的手势即可。
笑声过后,原本还一脑“浆糊”的孩子此时也两眼放光,顿时开窍。
“没错,我们不能把桶也吃掉,用掉的只是油。少了的1.8千克就是一半油的重要量。所以整桶油重1.8+1.8=3.6千克,桶的重量是3.8-3.6=0.2千克。”我快速地分析到。
这下孩子们都明白了。
还有一次遇到了这样的题目:小明和小红要买同一本书,小红的钱少了¥4.3元,小明的钱少了3.5元。他们的钱合起来刚好够买一本书,问一本书有多少钱?
只见孩子们在纸上又是画图又是举例的,还是不得其要。我在一旁看着,若无其事地说:“他们本来是要买两本的,可现在两人的钱加在一起只够买一本,刚好少了一本的钱。”
话音刚落,孩子们豁然开朗。刷刷写下算式:4.3+3.5=7.8元。
在日常的教学中,打开孩子们迷团的钥匙往往不是不厌其烦地讲解,不是重复单调地训练,也不是一定要真的进行实际的操作。而是一个夸张的动作,一句风趣的话语。因为它入心,入心的话一句顶万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