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婴儿早期(1—6个月),出现的心理特征: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主动招人,
尤其在 3—6个月,出现认生现象,依恋出现。
婴儿晚期(6—12个月)主要特征: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言语开始萌芽、依恋关系发展。
先学前期(1—3岁)的年龄特征:
(1)学会独立行走,1—2岁的幼儿独立行走不自如,是有其生理原因的:头重脚轻、骨骼肌肉比较嫩弱、脊柱的弯曲没有完全形成、两腿和身体动作不协调;
(2)使用工具,1岁半左右,已能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这是物体当作工具使用的开始。
先学前期的年龄特征: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的发生和发展。
(1)语言:1岁前是儿童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语言处于理解阶段,并做出应答反应,2~4岁是儿童学习简单口语的最佳期。
(2)表象:1岁以前儿童大脑中还没有建立起关于事物的表象。1岁—1.5岁左右的儿童表象才发展起来。
(3)想象:表象的产生为儿童想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拿着物体进行想象活动。
(4)思维:2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区分性别和年龄,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出现了人类典型的认识活动的方式——思维。
婴儿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1、焦虑-反抗型婴儿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当作探究的“安全基地”,表现为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
2、焦虑—回避型儿童对于母亲是否在场对他们的探究行为没有影响,这类儿童又称为“无依恋的儿童,他们不会寻求与母亲接触。
3、安全型儿童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他们不会拒绝母亲的爱抚
大小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走、跑、跳属于大肌肉动作,灵活地使用剪刀属于小肌肉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的发展称为大小规律。
整体局部规律是指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的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即幼儿的动作发展是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幼儿动作最初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干中幼儿不会跳绳时全身使力,会跳时,只需用膝盖和脚,说明幼儿发展遵循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首尾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
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缺乏维生素D、缺钙——佝偻病
缺锌——异食癖
缺维生素C——坏血病
缺碘——“克汀病”,也叫“呆小症”
常识:羊奶中缺乏叶酸以及维生素B12,长期食用易患巨幼性红细胞性贫血
维素A中毒症前期主要有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后期出现皮肤红肿,继而脱皮等症状。
维生素D中毒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一般无怕油腻现象。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包括
①知识的横向联系;
②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③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
④富有弹性的计划;
⑤需要可以遵循儿童“前学科”知识经验的建构规律。
攻击性行为从表现目的来看,可以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从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身体动作(生理)攻击和言语攻击。其中工具性攻击是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如一个幼儿为了得到玩具而把另一个幼儿推倒。这类攻击行为不是故意给对方造成伤害,而是为了争夺某个物品,把攻击作为手段或工具。题干中,小明为了拿到长条的积木而去抢夺苗苗的玩具,这说明小明属于工具性攻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