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随感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随感

作者: Hey_Michael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15:45 被阅读0次

        这些天和老师在外调研,同时在旅途中抽空看完了《心流》这本书。

        看完全书,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是惊艳和认同。惊艳是因为书的内涵简单明晰,易读易懂,但同时又不像心灵鸡汤式的文章——毫无逻辑的教导性,或者说是没有基础的正能量。认同则是指书中的很多理念:一方面书中的问题和答案,和我生活中不断实践和反思的问题极其相似,另一方面是它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一个好的方向。

        那我今天就从书中所讨论的,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和观念入手,并结合我自己的生活来做一些思考吧。


        首先是心流这一概念的定义。

        “心流”在英文中被称作FLOW,其定义简单地来说,就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特点是,我们往往会忘记时间的存在,同时感觉自己对于技巧、环境、自我的控制都大幅度增强。这就好像是提取了我们整个生命的一部分,并且将之放大、分解,并极其精细地给予它重新编码和整合成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状态,因此它让我们忘记了原先的时间流,从心流状态出来的时候,会有种恍若隔世之感。形象一点来说,就好像是我们在制作音频、视频甚至是图像的时候,当我们希望对3秒内的音频变化做一个修改,需要做的是改变刻度,将这3秒内所有的声音变化放大,并按照自己要求进行修改,有趣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主观时间感也被放大了。用很多例子来说,比如庖丁解牛,比如《论语·述而》中叶公问孔子,子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评价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无疑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即“专注”,而这个专注到忘记时间的状态,也就是书中所谓的心流。

        其次,心流后的效果——对于技巧、环境和自我的控制都大幅度增强——作者的论述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洞见了。书中作者使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的概念去解释心流的效果,即精神熵的降低,甚至达到负熵的状态。为了保证类比的合理性,我想有必要把熵这一概念的原用之处简单介绍。

          熵的定义有两种,第一,熵是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比如冰到水再到水蒸气的转换就是一个熵值增加的过程,一个系统结构越清晰,那么熵值越低。对熵的第二个定义,是指一个系统内不能做功的能量的总数,换句话说,熵值也低,能做的功越多。用热力学的熵来类比人脑系统或者精神世界,就得到了一个描述精神世界混乱程度的概念——精神熵。相似的,精神熵越高,人的精神系统就越混乱,而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多种:容易盲目听从政治宣传,容易被广告引导消费,容易感受到空虚。此外,精神熵越高,越不能够做功,这里的做功可以理解为行动或者生产。

        那么作者应用这一概念的目的,就是帮助回答一个问题——心流什么时候会产生?

        心流产生在人脑中的精神熵,经过我们的努力(行动、交流和思考)不断降低的过程。实际上,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孤立系统都会自发地朝着熵值最大的方向演化,最后就像宇宙热寂一样一切都停止。所以可以推论,如果我们的精神世界处于孤立的状态,同时不做降低熵的努力,那么精神世界最终将归于寂灭。总之在心流这一状态发生后,精神世界的混乱程度降低,我们对于环境和自我的控制力都得到了提升。

        理解心流概念有很多维度,但主观时间感的变化和心流后效果这两方面对我来说印象深刻。记得在开题前做文献综述时,我准备了三篇比较全面的理论性的文章,每一篇阅读了三遍,提取了结构,最后思考从它们出发如何组织我的论文材料,结束之后我感觉酣畅淋漓,同时一点都没有感觉到7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这又让我想到了考研时的经历,每天早晨8点到办公室,一杯咖啡后开始阅读理论,隔绝任何外界的干扰,我现在闭上眼,都能记得那时的脑海里的情景,我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各种概念积木的海洋,我就是一个搬运工,把海洋里各种积木拼凑在一起,组织成一个理论的大厦。(之所以是海洋,是因为很多对社会学理论的批判都基于其基础是否坚实上)不怪乎,我当时还探索了记忆宫殿的使用技巧——用一个想象中的哑铃,来描述帕森斯所谓“制度化的角色关系”,即五个模式变量。

        总而言之,我的这些曾经的心流体验也让我在遇到真正能把这一过程描述出来的文章感到无比惊喜。


        其次是书中用心流的特征,去理解如何面对挫折。心流的达成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明确的目标,其次是及时的反馈,最后是一定的挑战。

        首先目标的设定其实是一个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相互影响下的结果,同时也有长期和短期之分。从目标类型上看,作者使用了索罗金对西方文明进程的划分:知觉文化、观念文化和理想文化。知觉阶段的文化对现实的观念,以满足感官为整合的主轴,人们整理目标,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时,都以乐趣与实用性为主,很少考虑到抽象的原则。观念阶段文化的组织原则,与知觉文化相反,它们轻视具体事务,全新追求非物质及超自然的目标。他们强调抽象的原则,主张禁欲,并超越对物质的关心,人们日常行为模式的正当性,都附属于精神秩序的实践之下。最后是理想阶段的文化,它能够结合具体的感官体验,但仍然保持对精神目标的尊重。 从目标设定的角度上来讲,作者得出的应然的结果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明确、区别和整合自己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及时的反馈。这能让我们对于所做事件的进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外科医生比内科医生要更多地体会到心流,原因在于外科手术具有心流活动全部的特色。从反馈的维度上来说,手术能够提供立即而持续回馈——只要没有内出血,手术就算成功;病变的部分切除,骨头接妥,伤口缝合,整个过程做的好不好都有明确的指标。而内科治疗往往在评估和诊断这一阶段就出现了问题——一个症状不一定等于一个明确的疾病。这让我想起社会学研究中定性和定量方法论之争,人文学科的的很多研究不能够,也不适合通过指标的量化进行,其理由是这样会磨平了每个个体的特殊性,同时简化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但定性研究的弊端就是对于很多现象、或是项目的进程没有一个清晰的,具有传播性的了解。

        最后是一定的挑战。挑战和个人技巧的匹配,是达成心流的一个重要条件。这里贴上书中的一幅图,不再赘述。

    图一:意识复杂程度随心流体验渐增(P161)

        在了解了心流形成的三个条件后,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心流对于挫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了。这里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不同的人对于挫折有不同的态度,有的是一味逃避,而有的是迎难而上,将之视作挑战,是对于混乱的精神领域的重新建构。

        这让我想到大三那年,父母的分开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在那之后,我也不断提醒自己,这是对我的历练,我一度渴望更多的伤害,以及更大的打击。虽然矫枉过正,但我想也是这种精神,教我茫茫巨浪之中抓住考研的稻草,竭力地爬上岸。在那之后,我一直记得罗斯福的一句话: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Franklin D. Roosevelt

        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而我认为的恐惧来自对于未知的不理解,因此求知,就是击破恐惧、焦虑的唯一法宝。总之,通过行动、交流和思考,逐渐将混乱的世界整理成富有结构的过程,就会产生心流。

        这样的心流体验,我认为可以被当做终极的目的去追求,而具体的手段和路径(工作、家庭、运动),其实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yk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