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落幕了,我回想起自己的高考,尽然已经过了十八年。许多记忆已经谈去,而另一些仍保留在脑海里,像老电影一样,看起来,遥远而又真实。
1.排名淘汰制带来的心理落差,就像坐过山车
我的家在云南边远的小县城,我高中上的是县城里唯一有高中部的中学,也是重点中学。一进高中,就已经按中考成绩分成了不同的班:重点班,普通班,比普通班又差一点的班,等等之类按成绩分下去。
我有辛分在重点班,但是同时也不幸,因为发现自己以初中尖子生考进来后,到了高中重点班也就中等,于是生平第一次心里有了很大的落差。
那时年幼,一习惯了按照名次来定位自己,只知道横向比较,不知道纵向比较。既然自己属于中等生,那就按照中等生来要求自己。我的心思有点乱,对学习也不太上心了。表面上看,我不是个懒散的学生,但我自己知道,我没有动力好好地学习。没有动力,怎能有所提高呢?
高一结束之后就是按文理分班,那时候我自己已经感觉到不是学理科的料。在小学时如同儿戏的数学,在初中时对我而言已经有点难度了,到了高中,数学对我而言就变得十分吃力。物理我还能勉强跟得上,但是化学已经变得让我十分反感,我完全不理解那些分子式。
与理科相对,我倒是比较喜欢文科。上语文,英语,历史课我都很享受的。
很明显,我应该选文科。但是当时这个决定对我而言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当时大家都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共识:差生才去学文,好学生就该读理科。我们高一的那个重点班的班号,在文理分科以后也即将是理科重点班的班号。
我心中又两个声音在作斗争:一个是大众的,虚荣的,说我应该读理科,留在重点班:另一个是我微小的声音,说我应该按照自己的心愿选择自己喜爱并擅长的文科。
这样的心里斗争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当时年少我,是极其艰难的困境。与此类似的心心理斗争我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再遇到,就像德国人所说的Kopf gegen Bauchgefühl。直译是脑袋对肚子的感觉,也就是说理性对直觉。
我一次次地做决定。直到多年以后,我开始正视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这时我才能够在做决定时顺从自己心底得真实想法。
高中文理分班,我最终选了文科,分到了文科重点班。因为大多成绩很好得同学都选择了理科,所以我到了文科班,成绩排名又相对靠前了,我又戏剧性地成了"尖子生"。这对我来说是种动力,我开始努力扮演尖子生得角色,并且因为自己也爱好文科,所以学习比之前努力了。
高二结束,再按照成绩筛选分班,有的同学从重点班退到普通班,从普通班推到更普通的班。有的同学从普通班进入重点班。这种淘汰制残酷无情。我辛亏一直在重点班,真不知对于普通班的同学,或者普通班中末班的同学,自信心自尊心会有多大的打击。
后来我进入大学,到了省城,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在一起,才发现自己在班上又落回到中等的位置。当年初中毕业进入高中的故事再一次重演,而那时的我仍然没有学会那个教训。
从小学到大学,在学校待了那么多年,按照排名来定位自己似乎是顺其自然的事,无需去发问和反思。年轻的我,还没有自己的内在衡量标准,也只能拿外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了。然而,外在的标准是相对的,变化的,我因此不断地感受着心理落差。
直到高考过了许多年,我到了一定的年纪,心智变得成熟,我才能像水中的磐石一样,任风浪如何侵袭,水波如何冲击,我仍然能坚守自己心中的标准。
2.稀里糊涂地就考了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年的高考有种稀里糊涂就考了的感觉。
高二的时候,仍然没有感觉到高考的威胁。课余时间,喜欢和同学们打篮球,组队,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运动会上,也参加班上组织的文艺表演。那是高中时代美好的回忆之一。
另一个美好的回忆就是第一有支配金钱的自由吧。
虽然家也在县城,骑自行车也就十几分钟的路。但是父母说,让我节约时间和体力,就在学校附近给找了房子住着,每月发放伙食费,让我就近就餐。我因此有了自行支配的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看什么书就买什么书。
学校有食堂,学校周围的阿姨大妈们,也会自己做饭菜摆出来卖,她们总变着花样吸引学生,因此菜品丰富又好吃。
高中阶段正在长身体,特别能吃,拿着个饭缸,到食堂打饭,米饭的量和男生要的一样多,以至于打饭的师傅已经记得我,不用我说直接给一大勺。
除了一日三餐,下了晚自习,我还喜欢吃上一个奶油小蛋糕,算是给辛苦了一天的自己一个奖励。
除了吃,最让我高兴的就是杂志,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出售各种各样的杂志。我最喜欢《少男少女》,《读者》,《散文诗》和《科幻世界》。它们为我打开了教科书之外的另一扇大门,我的高中生活也由此显得并不单调。
那时的高中,家长们还没有补习的意识,我们学校也还没有实行军事化管理,所以氛围相对轻松,课外时间足够充裕。我的学习态度是既不偷懒,也没有刻苦到发狂,就是吃好睡好,把该做的作业好好完成就行了。
到了高三,我渐渐地感觉到高考逼近的感觉,也开始思考自己能考个什么学校。偶然听说,一个老师断言,我们这届文科,能考上本科的也就那么一两个,顿时觉得心底凉凉的。我自己能在那一两个之中就很不错了,还妄想什么好学校?
说到学校,在小县城,消息闭塞,加之还没有互联网,我自己并不清楚有哪些大学。我只知道清华北大复旦,以及我们省城的大学。后来看杂志看到华东师大在上海,于是萌生了去华东师大的想法,想象自己有一天,在繁华的上海,成为一名都市白领,那一定很美好。
别人问我想读什么,我就说是华东师大。至于学什么专业,我从来没有好好想过。
那时还是先考,自己按照感觉估分,然后填志愿。我考完之后,估计考不上华东师大,就填了本省的一个重点大学为第一志愿,海南的一所大学为第二志愿。至于什么专业,也是临时和父母讨论,询问班主任决定的。
分数出来之后,比预想的好。我家对门的医生夫妇问起来,说哎呀,可惜,你怎么不报武大。我那时才知有武大,并且是很好的大学。可惜那个时候,心里想着考大学,但是有些什么大学,有些什么专业,糊里糊涂,完全没有概念。好像高考完了再说,其它的以后再想吧。
高考,看似目标明确。但自己想想,当年的我只是一叶遮目,不见泰山。我只是知道自己要参加高考,考上一所大学,并没有什么长远的人生规划,不去追问为什么要上大学,要学什么,毕业后要怎么走。
稀里糊涂地考完,接着也是没有任何规划和打算地开始了大学生活,稀里糊涂地毕业。
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模式在我的人生中一再地重复,我不断地摸着石头过河。
不做过多长远的打算,而是随遇而安,这成为我人生的基调。不同的是,我学会了追问为什么背后的为什么。
3.高考给我什么影响呢?
虽说不是一考定终生,但是当年的那场高考或多或少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道路。
通过高考,我能够从边远的小县城走出来,到省级城市,认识到各种各样的人,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那年我十八岁,也是离开父母的羽翼,独立生活的开始。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人生的探索,这意味需要自己独立去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
最近偶然看到漫画家朱德庸在一席的演讲,他说:"每次站在人生抉择的路口,我们都会选择社会,或者众人的价值观去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以为我们选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但其实我觉得只要没有顺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觉得这就会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自从我离开父母去上大学之后,我不断地面临着各种抉择,不断地经历着他人的声音与自己声音的斗争。这个过程延续的时间很长很长。
高考十八年之后,如今的我没有成为卓越的社会精英,也没有变得穷困潦倒,而是作为一名普通人,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想到我当年并没有为高考牺牲玩乐,后来也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也就心满意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