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设想一下这样的生活方式:早上4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期间是工作、研究学习。除此之外,记录下每一分钟所做的事,即使是休息时间,也记录在内。如果曾经试图通过自律的生活习惯改变自己,那么对此生活方式肯定有很深的体会。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尝试坚持3天。
柳比歇夫,苏联的一位生物学家,却把这种生活方式坚持了一生,或者说这就是他的人生。格拉宁在《奇特的一生》中,通过日记和信件,还原了这位生物学家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把自己限定在时间的框架之下,时刻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踽踽独行。
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自讨苦吃,他的生活自然也枯燥乏味,整个人生没有丝毫的张力。但事实是,他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昆虫学到生物分类学。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加起来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相当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这么庞大的工作量,是平常人所做的几倍。与此同时,娱乐休闲时间却同样和常人相当,甚至更多。
在我们好奇的背后,是柳比歇夫对时间郑重的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分钟,并把它记录在自己的时间日志里。日积月累,自己的曾经都被写进了这本只有事件和时间的日志,正如一座座路标,勾勒出我们的生命轨迹。时间所流过的地方,一目了然。没有记录下时间和事件,正如行走的道路没有路标,在我们想要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时候,遥遥望去,只有漆黑一片,偶尔还有脑海中仅存的点点亮光。
从小我们就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不知道的是,还有另外一半的路还需要走下去。途中,没有了最初那样喷张的血脉,少了纯粹,多了欲望和诱惑。想一路坚持走下来,实属是件不易之事。一步步地,我们会慢慢恢复天性,显示出了人的弱点。这时候,让自己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同时鼓起一些勇气,继续走未知的路,保持一颗最朴实的心。
伊萨克·迪内森说过,“我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每天写上一点点。”最早看到这句话是在村上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我正好可以借用这句话,当作是我对“麻木”状态的理解和定义。
永远充满激情地生活下去,是一件很难或不可能的事。虽然这令人快乐,却不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必经之途。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说过,“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我深以为然。“麻木”的状态,可以用一些更吸引人的词句来描述,那就是一种专注、自律,韧性很强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在那条学习道路上,只有野蛮的生长,没有一丝的妥协。
通过对时间的记录、观察和分析,我们对时间的感知程度便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因而更加珍惜一分一秒。同时,我们在时间日志上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所走过的路,哪些是弯路,哪些是高速公路,心里自然明白。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时间观念,改善存在的低效行为,尽量让自己经过的每一条路都是高速公路。与时间做朋友,梁簌溟老先生所说的“郑重”,便是这样的一种时间的观念,也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了解了时间的轨迹,我们便可作出科学的计划。知道自己一小时能看多少页书,半小时能写多少字,通过对这些基本的能力特征的了解,所做的计划便少了很多盲目性,也减少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正如格拉宁在书中所说,“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设定节奏,使一切都各得其所。”也正是富兰克林所说的“Order”。
我们应当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不能干些什么,什么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对时间的记录,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在我们践行时间统计法的时候,也许会感到惶恐不安。其中原因,大概是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处,最终自己能够获得什么结果。所以说,只有在目标的统摄之下,一切才会显得井然有序,包括人的内心和事件本身。正是对时间有了了解,才会知道到达目标需要多少个日夜,多少滴汗水。
时间可以改变世上所存之事,但关键是我们得了解时间,亲近时间,与时间为友。朝圣路上,没有无关之事,一切都是对朝圣的信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