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每月、每年的时间都去哪了?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清晰的答案。当我开始思考这个,发现自己的脑海模糊而不确定,也就是说自己对时间的感知很差。作者认为我们对时间感知的精确程度会影响我们自身的焦虑程度。
我们越是对时间没感觉,就越是焦虑。好比做一项任务,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时间充足。结果到了最后发现进展缓慢而且会突然觉得没时间了,当然这可能也和我们的拖延症有关。不过作者在这里应该还是着重强调感知时间能力的重要性,我认为拖延的人对时间的感知也不会好。
作者举了他早期阅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体会。第一遍阅读的时候,作者也能是敬仰和崇拜柳比歇夫,觉得大师对时间的境界太高了。后来作者自己开始用时间-事件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突然发现柳比歇夫采用的是事件-时间的记录方式。好比我们做计划的时候是这样,9:00-11:00学习英语,在时间的规定中做了某件事。而练习英语听说,2.5小时的这种 事件-时间的记录方式能帮助我们主动的感知时间。
当然我自己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方式(见笑),作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而前一种当时是基于结果的记录,我们容易忽略过程和问题(这个是我的理解)。当作者第三遍阅读时,发现了柳比歇夫实际上已经训练出自己对时间敏锐的感知能力,就是说他做一件事就可以知道花了多少时间。这个能力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真的很强大,这样的人不会对时间产生焦虑,这才是作者说的时间的朋友。
读了这部分的内容,我要马上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了。作者给了很多练习,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如一起试试,我们一起学会与时间做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