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知道读书读书有什么用,有什么好处,只知道读书能管住我,管住我不刷抖音,不追剧,不再因为无聊而翻来覆去。
通过读书慢慢又延伸了很多值得探索的新领域,例如“奇葩说”,“TED视频”,“得到”,“在行”,“简书”等,这些都是以前没看过甚至没听说过的。
习惯是戒不掉的,只能用一个新的习惯去替代另一个习惯。通过读书以及延伸的领域,就会慢慢替代各项你曾经或爱或不爱,只是习惯了信手拈来的App。刷着过目就忘的短视频,追着毫无人生意义的肥皂剧,嘴里还接三岔五的喊着:“我要生活,不要做金钱的奴隶!”除了享受着多巴胺带来的短暂快乐,楞是半点内啡肽都没让它分泌,也真是够绝绝子了。
多巴胺和内啡肽都是人体内的两种激素,都能让人产生快乐,但产生的机理却截然不同。刷手机玩游戏,看电影,吃夜宵这种事你做了就能马上快乐的事儿,但过后你会觉得懊悔,浪费时间,甚至有失落感。这种短暂的快乐就是多巴胺带来的。多巴胺负责令我们快乐,但他并不一定真正能使我们感觉良好。而内啡肽不一样,你跑完一场马拉松感觉很高兴,自己很牛,很有成就感。这种感觉是大脑分泌的内啡肽造成的。成就感往往与内啡肽有关,但内啡肽的产生很吝啬,需要你付出心血和汗水,而且需要一定的强度和时间才能够换来。与多巴胺不同,它本质上。不是奖励机制,而是补偿机制。有长跑过的人会发现,跑步过程中会有一个奇妙的起点,在这个点之前,人会感到非常疲惫,一旦越过了那个点,身体就又会充满活力,感到振奋,越跑反而变得越轻松了,就是因为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时,体内便会分泌内啡肽。多巴胺,廉价易得,而且常常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它会驱使你去做那些立马做了就会感到快乐的事情,会不知不觉偷走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毁你向上的力量。更可怕的是,当习惯了这种快速易得的方式去获得快乐,会逐渐失去探索未知的好奇,就很难去做那些高投入才能获得快乐的事情,比如说学习、阅读、思考。而内啡肽的产生,是身体和精神双重努力的结果。它带给我们的欢愉宝贵而稀少,它能让我们内心充实平静,对自己认可,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人都努力摆脱多巴胺追逐内啡肽的原因。下一次,当你想要去做什么的时候,注意区分一下是你真的想要做这件事儿,还是多巴胺在起作用。内啡肽是登顶后一览众山小的喜悦,而多巴胺是山下晒晒太阳吃吃零食的快乐。这两种快乐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真正高级的、持久的快乐都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我们看作家,觉得哇塞,好有创造力,怎么写都行,可是作家说,错!他们的能力是每一笔都精准。而我的能力是每一袋零食都精光,绝对实心实意,毫无辜负一说。那我们看奇葩说里的罗振宇老师,觉得他好帅好有才华,可是他说:“这个年纪的自己难免油腻,哈哈,何以油腻,唯有精致。像马老师我特别佩服他,爱开玩笑,也会开玩笑,你觉得他是随意吗?不,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气孔,都精确!这才是我们达不到的力量。”马老师说:“你说的,这是我听到的最精致的一句话!”
只有让自己不断的分泌内啡肽,才可以逐渐的修炼成所谓的“精致”!而每一个“精致”的人背后也一定明白这个底层逻辑,懂得且做到延时满足,日复一日,精益求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