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學要義

作者: 燃之家訓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18:59 被阅读0次

何謂德學:
學:學問,學科,如文學、數學、醫學、科學、哲學。
德學:道德的學問。道德就是做人的常識、規矩和品德修養。

人生成功的關鍵在于知人、知己,在于修身、修德,在于爲人處世、待人接物。因此,所有知識中最重要的知識是關于人的知識,所有學問中最重要的學問是做人的學問。筆者認爲,哲學是對人生和世界本源的系統思考,它不應是晦澀難明 的哲學家的哲學,而應是可以傳道解惑、學以致用的系統全面的人生指導,這樣的哲學就是人生最重要的知識和學問。筆者的哲學包括三部分:德學、道學、人學。德學是關于道德規矩和修養,解決爲人問題;道學是關于世界本源和人与世界,解決處世問題;人學是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生全過程,解決人生戰略問題。其中,德學是基礎和根本。

人一生最重要的東西有三:道德、語言、身體。道德是立身之本,无德无以立身。語言是表達交流的基礎,動不了筆(書面/筆頭表達能力差),張不開嘴(口頭表達能力差),何談領導力?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談起。德學敎授的是前兩者,因此是敎育核心,重中之重。

道德是什麼,內涵有四 :
一、 是刹車(制動)。
孟子曰:“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 規矩(道德底綫)使人有所不爲,知止知恥。車有剎車而後可以行,人有規矩而後可以爲人。沒有剎車的車不能當做車用,沒有規矩的人不能稱之爲人。因爲沒有規矩,人會无所不爲,恣意妄爲 ,乃至人如禽獸(畜生),甚至禽獸(畜生)不如,喪盡天良。

二、 是交通規則,是平安保险。
道是道路,德就是道路交通規則。若不懂或不遵守交規,如逆行、闖紅燈,早晚會出大事、闖大禍。荀子曰:“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无禍 。”禍从口出,規矩就是敎人禮數,敎人如何言行得體 。不懂禮數,就是不識數、不知好歹,就是沒文化,就會說錯話、辦錯事,乃至惹禍。規矩就是无禍的保證。著名早期敎育專家Burton L. White認爲,孩子8-24月這个階段具有特殊重要性,因爲在這16个月中“父母(主要看護人)的影響可以使孩子成長爲一个善于与人交往並且生活幸福的快樂孩子,或是成爲一个難以相處並且感覺不到生活幸福的不快樂孩子。”---《The New First Three Years of Life》。事實證明,嚴格、堅定的規矩造就前者,放從、溺愛造就後者。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快樂,規矩、敎養就是孩子一生最好的平安保護傘。一个懂規矩、有敎養、知進退的孩子會受到周圍人的好評和喜歡,成年后也會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歡迎。

三、 是支柱,是大梁,是承重結構。
《周易·坤象》曰:“地勢順,君子以厚德載物 。” 坤爲地,“厚德載物”爲坤德,象大地厚重无疆、承載万物。天動故曰“行”,地靜故曰“勢”。地上万物皆有其勢,順勢則昌 ,逆勢則亡,故曰“地勢順”。如水往低處流;重物須由厚重物承載;樹愈高,根愈深;樓愈高,地基愈深。權力、地位、財富、名望都意味著責任和分量,卽“載物”之物。位愈高,物愈重,唯厚重方能承載,厚重卽“載物”所需之道德力。古往今來,道德敎育的目標是使人成爲道德高尚、精神高貴的人,而高尚、高貴之本質卽爲厚重。德學培養的就是能載重物的厚德,這是德學敎育的核心目標。“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要配得,功德福報;二要承受得,擔得起重擔(任) 。

四、 是天梯(化道通天之梯),是生命升華之路。
人与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在于,人有智慧、道德和精神,且无止境。人類英傑与普通人的區別在于,先天在智力、精神方面的差異以及後天在智慧、道德和精神方面的修煉。《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爲天,“自强不息”爲乾德,象天(宇宙)循環周轉、永不停息。人的身體与動物一樣會走向衰老,若不能持續修身自強,其生命前景將黯淡无光、每況愈下。修身之路,先苦後甜,其生命後半程會大放異彩、愈老彌堅 。道德的四个內涵卽爲道德的四个階段:可行、无禍、載物、化道。可行卽“車有剎車而後可以行”,指做人最基本的常識和規矩,是道德的底綫。无禍卽“規矩就是无禍的保證”,指立身爲人應有的規矩和敎養,是道德的基礎。物愈重,德愈厚,載物需要更高的品德修養,是道德的中高級階段。化道卽徹悟于道、化德爲道,化道需要大智、大仁、大勇,是道德的最高階段。載物和化道階段仍有不同境界,修身就是沿著道德的不同階段和境界,由低到高不斷修煉生命。修身之路,卽生命升華之路,猶如登天梯,每進一步,境界不同。步步攀升,永无止境。生命不息,進步不已 。化道通天,神莫大焉!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恶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謂无益而不爲也,以小恶謂无傷而不去也,是以恶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

道德本質上,是智慧,是文化,是信仰。道德敎育卽智慧启蒙敎育,人類幾千年積累之道德智慧非启蒙敎化而不可得也。道德敎育卽文化和信仰敎育,道德敎育缺失,文化和信仰从何而來?道者,道路也;德者,道路規則也。獸行獸道,人行人道;物類不同,道亦不同;道不同,德亦不同。道德敎育卽敎授高尚人之德、高明人之道,使受敎育者成爲高尚、高明之人。

人之初,本爲獸;由獸變人,唯有敎化;沒有敎化,獸仍爲獸。敎化之道,言傳身敎,耳濡目染 。養而不敎,何來敎養?敎而不嚴,何來敎養?故曰“養不敎,父之過;敎不嚴,師之惰。”嚴師出高徒,嚴敎出敎養,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父親打你就是愛你,此之謂“愛之深,責之切 。” 規矩要簡單、明確、一致,執行要嚴格、堅定、一貫,首要在于防萌杜漸 。放從、溺愛是害,不是愛。該嚴不嚴,不吃苦,怎會有敎養和實力?該鬆不鬆,沒有自由,怎會有靈性和創造力?故敎育者要有理性和長遠眼光,該嚴的地方一定要嚴,該放手的地方一定要放手。

何謂文化,文化的本質是智慧、道德和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世代相傳的思想智慧、道德精神、文學藝術、風俗傳統。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哲學,而非宗敎。中國傳統文字是正體字(繁體字),而非簡化(簡體)字。中國傳統書面語言是古代漢語(文言文),而非現代漢語(白話文)。

甲骨文、金文被稱爲古文字,甲骨文成熟應用于3300多年前。秦統一中國後推行小篆,隨後隸書興起。漢代,隸書成爲正式文字,之後草書、行書、楷書相繼出現。从隸書開始,漢字的字體(形體)和字式(結構)就基本上固定下來,迄今已有2200多年。簡化字自1956年起推行,時閒僅60年。

文言文是指以先秦口語爲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1918年以前,中國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文言文沿用了2500多年。現代漢語(白話文)自1918年起用作書面漢語,時閒僅100年。因此,文言文和正體字是漢語和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德學主要使用的語言和文字。

何謂經典:
先秦諸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源頭,包括諸子在內的先賢著作就是經典。
諸子: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孫子、列子、關尹子、墨子、韓非子、管子、鬼穀子等。
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詩經 書經 禮經 易經 麟經
四史(紀傳體通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先秦史:《春秋左傳》、《戰國策》、《國語》、《晏子春秋》、《列女傳》。
儒、墨家:《荀子》、《墨子》、《孝經》、《孔子家語》、《女誡》、《朱子語類》。
黄老道家:《道德經》、《黃帝四經》、《莊子》、《列子》、《關尹子》、《抱朴子》、《黃帝內經》、《呂氏春秋》、《淮南子》。
兵家:《孫子兵法》、《太公六韜》 、《黃石公三略》 、《吳子兵法》、《司馬法》、 《尉繚子》、《李衛公問對》、《鬼穀子》。
法、雜家:《韓非子》、《管子》、《賈誼新書》、《韓詩外傳》、《說苑》、《新序》、《潛夫論》、《世說新語》。

德、道學概要:
1, 德學、道學集道德修養、傳統文化經典和文言文敎育于一身,是面向中小學生的哲學/語文敎科書,亦可作爲大學或成人敎科書。

2, 經典很散,東一句西一句,缺乏條理性;經典涉及很多人,思想很不一致,甚至是對立的;經典很多思想乃一家之言、一時之言,世易時移。因此,經典需要揚棄 ,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德學、道學源于經典而另成一統,是筆者按照自己的哲學體系將經典梳理編輯而成,是經典中放之四海而皆準、對人類具有永恆和普世價值的思想精華。

3, 中國傳統文化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德,由家庭倫理核心(孝悌)進而推廣到社會和政治,儒家思想多著重于此;另一條是道,以天道爲世界本源,儒家晚期經典《周易大傳》、《中庸》和道家思想多著重于此。道爲體,德爲用 。德學闡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推己及人、克己修身、自強不息等中國傳統道德原則,適用于个人修身和維持已成世界的現有秩序,強調尊陽(君、父、夫)。道學闡述天道太極、陰陽五行、中庸之道、道法自然等天道法則,適用于从未成到已成世界的全過程,揭示以柔克剛、由弱變強的必然規律,重視陰的作用(文化、敎育、兒童、新生事物)。德、道思想適用不同,缺一不可。中國歷史上創業者(曠世奇才)都是道家人物,守業者大都用儒家思想。

4, 育人之道,一嚴一鬆。共性的東西要嚴,个性的東西要鬆。道德修養是共性的、普世的,是立身之本,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必須从小嚴格敎育,防萌杜漸。因此德學敎育要嚴,開始要早。秉性脾气、興趣愛好、審美取向、事(學)業方向、交友擇偶等,都是个性范疇的。个性培養的關鍵是要鬆,要放手,要給予充分自由和尊重。發展个性適合道學思想,卽率性之謂道、无爲而治、道法自然。

5, 《大學》定義之人生順序爲“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德學涵蓋“誠意、正心、修身、齊家”,道學則是“治國、平天下”。換言之,德學打造的是人的內在品質,卽人的道德和精神力量;道學培養的是哲學思辨力和戰略頭腦。 “攘外必先安內” ,立業必先修德,故德學乃基礎和根本。

6, 德學適合8歲(小學三年級)以上,道學適合15歲(高一)以上。

德學課要求:
一、 背誦。朗讀、背誦經典是學習文言文的唯一捷徑。
二、 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
三、 力行。知行合一,身體力行 。
《中庸》曰:“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
背誦、理解最終都是爲了知而後行,學了不做,等于沒學。
力行是關鍵,是根本。做不由心,行不著力,不學也罷!

相关文章

  • 德學要義

    何謂德學:學:學問,學科,如文學、數學、醫學、科學、哲學。德學:道德的學問。道德就是做人的常識、規矩和品德修養。 ...

  • 關於國學

    關於國學 國學,狹義的國學,應該主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大家的有關學說。廣義國學,在狹義國學的基礎上,應...

  • 什麼是真正的自信?

    最近在讀《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講義-人生順利的簡單法則》,雖然書名是「心理學講義」,但內容不像是教科書,而是作者以心...

  • 马一浮先生论学问

    馬一浮:釋學問(先釋學問之義,後明問答之旨) 人人皆習言學問,卻少有於此二字之義加以明晰之解說者。如見人讀書多、見...

  • 六壬神功之學習要義

    是喻譜中所曰“學就神功在家出外可防身。”便是本門神功的基礎與核心。 在舊時代,客家人時常要離開故鄉,穿洲過省去謀取...

  • 學習及教育的意義

    現在才明白,人為什麼要上學? 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不是我們認為的那些學習知識、不是為了拿成績高然後入大學入好公司找...

  • 內篇·緒論

    哲學之內容 此是全書第一篇。欲談“中國哲學史”,必先明“中國哲學”;欲明“中國哲學”,必先定義 “哲學”。然“哲學...

  • 诚品经典共读计划02

    【人文思潮】 梵谷傳 小獵犬號航海記 (2冊合售) 蒙田隨筆全集 (3冊合售) 中國哲學史大綱 中國文化要義 詩學...

  • 阅历知书味 艰难识世情

    德铸铜仁義致远!

  • 《中庸章句集注》講解-53

    我們學經典,是在經典裏面辨析事物的事理,要與現實結合,不然就學成書呆子。現實中的事物義理還要進行辨析,沒有什麼惡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學要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ow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