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导师在群里发的那条9月8日答辩的消息,我心头一紧:论文,我终究还是负了你。
我盯着手机,看了又看,终究还是没有回复那条信息。因为其他同学都已经写好初稿,让老师看了又看。而我,延毕了两年的我,今年还是黄了。
朋友都为我担心,也有些疑惑:论文有这么难吗?为何你一直卡在这里,走不出来。
我想,是时候静下来,和它来一个深入的对话。
我是20级的在职研究生,按常理,我应该是在23年6月份答辩毕业的。那往前推,22年其实我们是有过开题的,开题的时候要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然后用一年的时间去完成论文。
那年刚好是疫情,而我,其实对论文是什么没有丝毫概念。只是一直在我的自动驾驶模式中,到了开题时,胡乱找了一个可能的方向,然后稍微查阅了一些资料,就形成了开题报告。声明一下我的自动驾驶模式——凡事拖到最后。所以,开题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给导师时间去帮我审核,在不得不的时间上交了需要提交的材料,疫情期间,答辩都是线上的,可能也给了自己一些滥竽充数的机会。答辩的老师帮我提了一些问题,我反馈给导师,导师也给了我一些修改意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接下来的一年,我没有查阅任何资料,在23年一二月份,该答辩的时候,导师告诉我们5月份的答辩可能更多的针对的是全日制的研究生,难度系数比较大,可以在9月份再参加。我一想,正合我意呀,因为我根本就没有写,这往后延迟对我来说是好事。于是乎,我又有理由继续摆烂。
到了暑假,不得不推进的时候,我开始在电脑前奋笔疾书。当时的情况时,我查阅了一些和我主题相关的论文,真心觉得他们写的都很好,写的都这么好了,还让我做什么研究呀。我就仿着其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篇进行模仿,至于导师经常提醒我们的学院的标准呀什么的一概置之不理。这中间,在导师的提醒下,我是做了一个课题的,里面有一些数据是可以参考的。所以那个暑假硬生生地让我仿出来了一篇文章。我欢欣雀跃,觉得自己真是太棒了,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写出了一篇论文。可想而知,这篇论文交到导师那里会什么情况。最基本的格式和院里的要求相差很多,所以第一遍,我就需要把格式进行各种修改。这里还需要说一下自己特别可笑的点:期间我有研究生朋友发给我他们的框架-院里的框架,我还不屑一顾,这个还不如我找的那篇呢,可想而知,现实是啪啪打脸。
当我费尽心思把自己写的东西往院里论文的格式里套的时候,自己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原本以为的顺畅的思路(只是我以为)需要拆分重组,更加不像样子了。可是,时间有限,我不得不这样去操作。再次上交的时候,导师很认真地给我进行细致的批复,那个问题多如牛毛,我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当然,很多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可是,迫在眉睫的答辩自己又特别想要参加,还是厚着脸皮向导师申请。导师很无奈,她告诉我除非自己创造奇迹。即便如此,我还是去了。
答辩的现场,答辩的老师提了很多问题,有些我根本就听不懂。也是,自己文献读的不多,这么拼拼凑凑出来的文章,老师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一个连老师问题都听不懂的学生,怎么可能顺利通过答辩?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我没有通过。结束之后,我发微信给导师,她反而安慰我,让我稳下来继续前行,把答辩老师说的问题记录下来反馈给她就好。我觉得很难过,不是论文没有通过,而是我有对我那么好的导师,我却没有成了这一届唯一没有通过的学生。回家之后,我想把录了40分钟的答辩问题梳理出来反馈给导师,可是听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头好痛,无法再进行下去,索性跟家人回了老家。在老家的一天里,也是如此。虽没有在电脑前,却是晕晕沉沉地无法思考。中间停了几天,都是无法坐在电脑前梳理的状态。可是越拖延,越觉得无法继续。我知道这个情况不能持续进行下去,终于在一次导师来辉县开讲座的时候,我梳理了一下自己和导师取得了链接,也在两天后把问题梳理出来发给了导师。导师看了看,告诉我如何修改。然后,又没了然后。
我依然没有去看文献,依然是无所作为-这个是真的一点作为都没有。到了寒假的时候,我想着需要有所行动了,因为马上开学之后又是一次答辩,我要进行整理呀。可是怎么整理呢,似乎是要把框架列出来给导师。这个框架是什么,怎么梳理,你要研究的的问题是什么?这些我都不清楚。我也让我的朋友帮我梳理,她看了一下导师给我的留言,说道:你们导师真好,她已经给你说的特别细致了。可我不懂,我连最基本的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区别是什么都不清楚。朋友帮我梳理问题,其实我也分不清楚这些问题的区别是什么。导师让我分清楚自己要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问题又是什么。而我真的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怎么去解决。即便导师告诉我如何去操作,我依然是一脸迷茫。
导师看出来我的困惑,她让我先提交一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应该不是特别难,或者说起码要比论文简单的多。但是单是这样一份东西,我依然没有按时提交。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内容,进行拼接、整合。最后虽然做出来了,但是觉得自己的水平实在是太low,而且我的拖延症也是让它在不得不出的时候,很难为情地出现了。我想把它交给我身边的高手看一看,帮我修改一下再让导师看的,因为我深知自己的东西实在拿不出手。在又一次答辩的时候,我去听了,庆幸的是自己听懂了一部分。答辩结束后,导师告诉我,如果这个选题比较难,或许可以尝试从自己擅长的地方入手,我想,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是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的再进一步,我可以研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也可以向导师多学习一下这些方法。于是乎,我改题了。
回去之后,我开始去看文献,导师让我提交一个框架给她,以免又像上次一样,自己吭哧吭哧写完,结果根本不在路上。可是我依然列不出来。在提交的问题通不过的时候,我想不如就直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写吧,写出来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