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出自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整首诗就不解释了,没什么难懂的。在这首诗里面,这两句格外出挑,实为千古名句。有些作品就是这样,前后六句,不过是为了映衬这两句的光辉,所谓“佳句偶得之”,可遇不可求。并不是说全诗怎么样,只是和这两句比起来,确实黯然。但是还是整体提供了个背景,黄庭坚大概十年前和黄几复相聚畅饮,如今各自飘零,辗转难觅,每每于孤灯之下互相想念。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用词陈熟,意境悠远,表达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让人共鸣。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两句到底好在哪?
这是一种罗列名词的独特写法。早在唐杜牧的“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就使用过这种纯粹使用名词罗列的写景方法,但是在名词的下面暗藏着逻辑关系,从而是动词在句子中不那么重要,但是我们翻成白话文:“秋草长满了回家的路,覆盎门掩映在夕阳之下。”却是有动词的。
再看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个字都是名词,却完美地构成一幅早间出行的画面,也是个中高手。
黄庭坚的这一联诗,学习了杜牧,温庭筠的技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意境。“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都是些名词和词组,却又逻辑紧密,思绪完整。而且由于这些词的通用,既好懂又寓意深远,正如“春城无处不飞花”一样,自然是朗朗上口,千古流传。
其实我们读诗,赏诗,析诗,最终的目的是学会如何写诗。
是不是又学会了一种新的表现方法?
再送大家一联类似的: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词之美,高山仰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