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的《三三》,初读便觉得文字朴实,但又能在那简单的字符中很自然地展开一副画卷,让人跟着这些文字在脑海中想象着那湾缓缓流淌的小溪;比屋连墙,嘉树成荫,画面感极强,也让人感受到这个堡子里的繁荣兴旺。
通篇读完下来,其中并无华丽的语言,甚至可以说有些词句土味十足,然而正在这不加修饰的原滋原味的乡音土话,让读多了华丽辞藻,精美修饰的人们觉得找到最原始的味道,更让人兴致盎然,记忆颇深。
曾有人说会说话就会写作,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写作就是把平时说的话转换成文字。没有天生的作家,作家也并是不能培养出来的。
读《三三》就如同在听一个老者说话,把他曾经在寨子里听来的,看到的,发生的事,娓娓道来讲给我们听。他只是在复述那样的一个故事,他不加任何修饰和评判,而我们听完之后还觉得意犹未尽,还痴痴地望着老者说:然后呢?后来怎么样啦?
先生在描写场景时也非常的真实朴实。比如:这磨坊外屋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木里,常有三三葱经小衣裳的飘忽。 没有用任何的形容词来修饰,但却能让人展现对磨坊外场景的想象,仿佛置身其中。换着现在我们很多人可能会极尽所能地去加上几个形容词来将其修饰一番,这样才觉得写得美,写得好。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忽视真正的美就是简单,文学也一样。
联系到前几天听了一堂课,老师强调大家不要绕圈子,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带着自己主观的判断。它是什么样的你就描述成什么样就好,不要把事物赋予你自己的想法。当时还不太理解,总觉得加一些修饰词不是更显得有水平,显得场景更美么?
这会,似乎有些明白了,原来最打动人的,最能让人记忆深刻人文字并不是那些华美的句子和词语。简单,真实,让普通人也能看得懂的文字才是能让人记忆深刻的。文学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文学是服务于大众的,越是简单的文字,受众面越广泛,人人都懂的文学才能成为经典。
三三从幼年到成长为十五六的大姑娘,故事层层叠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乡村女孩的成长经历,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三三的童年虽然失去了父亲,庆幸的是还拥有母亲的爱和呵护,家里有经营碾坊,母女俩的生活并不担忧。三三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相比较起那个时代很多孩子并没有这么无忧无虑地生活。
三三是个单纯的姑娘,没有离开过寨子,她的世界很简单,有妈妈,有碾坊,有小溪里的鱼虾,有家里的鸡,偶尔跟着妈妈一起上办事的人家去走上一走,这就是她生活的全部。直到遇见了城里来的白面少爷,和白帽子女人,从他们的描述中知道一些关于城里的点滴,从而产生了对城里的向往。
文中母女俩对“城里”的想象这一段描述得很细致,充分展现人们对于陌生的城市向往和害怕。母女俩在这种幻想中得到快乐,但他们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属于城里,自己是属于这座寨子的,属于这座碾坊的。
三三对白面少爷躲避和想见又不见的这种心理,反映了一个情窦初开少女内心的重重矛盾。文中没有半字说爱,却又很真实地描绘了一个少女对爱情的憧憬,还有些许的抗拒。
从文中可以看出三三与母亲的关系是极好的,母亲是个温和,善良之人。面对有人钓鱼时,她说是上头总爷家的鱼欢喜咱们这里的水,她总是许别人钓鱼。并不是在自家屋就据为己有了。城里白帽子女人来家玩,总想着好生招待;去堡子里总不忘带点鸡蛋,看望人家不能空手去。处处透着善良与朴实。
总体说来这篇文读来是很有收获的,首先,在写作手法朴实,简单,娓娓道来的语言更能抓住人心,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第二,我们看到一个乡村女孩从小到大的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快乐成长经历。第三,在杨家碾坊里,我们看到一个女人在失去丈夫之后独自提起生活重担,这是一个坚强,也始终保持善良的女人。第四,全文读来如同在读一篇回忆录,看的是三三的人生故事,也不由想起自己从幼年到少年的成长经历。
(最后,还废两句话,其实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读一篇文,还这么认真地思考分析了,虽然不知道思考和的对与否。在此感谢卓老师的良苦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