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26阅读《接纳力》第五章99-126页
心得: 找到自己心中的准绳,决定做什么,并觉察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心中的准绳。 读书笔记: 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从中提炼出内心认可的准绳。立规则是在界限清晰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人在社会中的共同利益而约定事情该怎样做,或者什么事情不能做。
有一次带孩子去体验乐高课,下课了要回家,跟着同学高兴地走出电梯,然后跑着出去,口袋里的东西掉出来了,捡起来一看,是乐高,当时的我们有点尴尬,因为同学的爸妈也在场,然后他们先回家了,我当时有点生气,孩子也知道错了,后来是爸爸陪着孩子上电梯送回去。家里有乐高,只是乐高机构的乐高不一样,事后,我们教导孩子:“那是学校的,不是我们的,不可以带回家。”这个规则帮助孩子以后能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
在看电视的事情上,我也会担心孩子的视力。说得最多的是:身体坐正,坐后面,站太近了,不然电视关掉。每天幼儿园放学回家吃完饭就是要看电视,约定半小时,经常是不遵守约定的,要求还要看一会儿,经常是洗澡时间到了,还舍不得离开。可能是我们立规则不够详细具体,我可以借鉴书本里的那段话:“能够让眼睛瞳孔不过度收缩,有助于保护眼睛;向远处眺望能够让瞳孔放松,有张有弛。”
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孩子什么。
身教胜于言传,如果你内心很看重认真负责、好学上进、不屈不挠,自己做到就好了。你做到了,孩子自然就习得了。
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其他养育人做什么
公婆的养育方式和我的内心期待不符,我们就会有口角,家庭气氛不和谐。公婆也会说我的孩子:“你怎么这样?”我就会心想:孩子就是这样,是你们不懂孩子的各个敏感期,所以你们觉得孩子不乖吵闹。
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周刚收到老师的反馈:孩子跟同学发生冲突:1. 帮助同学把椅子要回来;2. 玩玩具时抢玩具用手拍打对方,引发打架。老师希望我在家多引导孩子对不高兴情绪的表达。
我当时看了还有点小高兴,因为以前较小、内向,不懂得保护自己,在早教那会儿被年龄较小的同学抢玩具,只会哭着跟老师说,现在懂得保护自己,还会帮助同学,在我看来就是进步了,我收到老师的提点,适当留意,然后做好我该做的事:蓄满孩子的爱之杯。
家长言行一致,所言所行便立出了规则。
家长太多时候不敢维护规则的一致性,是因为心太好、心太软、替孩子考虑太多,这是溺爱,溺爱达不到真爱的品质。
那些多余的情绪、想法和感受,都和事情本身无关,只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
察觉及疗愈。
“允许”是拆台的有效办法。
“台”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不过基本上与母爱的缺失、父爱的不足相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