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可悲的6种父母类型。虐待型,自诩完美型,实质型,操控性,恶习型,恶性关系型。其中虐待型最常见。其根在于原生家庭。
虐待型的三种情况,语言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
语言虐待就是语言暴力,对孩子有深刻的伤害。
语言是有能量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是成就还是毁掉一个孩子?
血缘关系赋予父母权威地位。很多情况,家长用语言虐待孩子,以至于有些人成年以后,往往对父母说的话还感到伤痛,这说明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十分重要。
语言分评判性语言,比较性语言,逃避性语言,命令性语言四种。
一评判性语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每个人都有内在需求。
当你不去顾事实到底是什么,如果你不参考对方的标准和需求,仅凭自己的经验而评判,这就是一种暴力的沟通语言形式。
不要粗暴对待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孩子喜欢阅读,正在高速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而你认为,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书就不要去读,尽读些没用的东西,瞎耽误时间,就会打压了孩子的积极性,这种语言非常有杀伤力。
评判性语言的背后,是父母没有看到事物全貌的能力,父母的标准过于固化,久而久之孩子就活成了父母的模样。
前面学过不可以给孩子乱贴标签,这体现出父母本身的经验和自己的需求。
二比较性的语言
你看人家张姨的孩子,什么都不用父母操心,你看看你什么都得妈妈操心,就你问作业,人家怎么不问作业?
我从小学习好,你妈也学习好,怎么就生出了你这么个学渣来了,一点不像我们。
这些语言对孩子伤害巨大,只会加剧孩子的自卑感,长大后不断与别人做比较,比身高,比车子,比房子等等,他会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他会用力弥补比较之下的自卑感,于是去追求表面化的所谓成功,甚至负债去买名牌,甚至有的,还通过更换恋爱对象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魅力,陷入盲目的比较而无法自拔的自卑当中。
他就会偏离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通往幸福的方向。
三逃避性语言
负责任的语言是,让我来,交给我好了,我去办。这种语言,不回避自己与事情之间的关系。
我是有能力的,我是有选择权的,我是能想出办法,能找到资源去解决这个问题的。
反观逃避性的语言,“我不得不这么干呀,”
“都是因为你,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我能有什么办法,这不是按你说的办吗?怎么你还说我呢?”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跟你爸离婚了。”
……
对自己责任的逃避,对对方的一种指责,对方还无法反抗,是不愿意通过思考和努力解决,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的一种表现。
逃避性的语言对自己有很大伤害,忽略自己内心的需求。
你是有选择权的,你可以选择负责任,你也可以选择不负责任,最终选择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选择逃避。你的内心是否想要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将来他有幸福能力的孩子。
当一个人不给自己选择权的时候,就是希望逃离责任的时候。
四命令性的语言
日常生活应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希望。但命令往往伴随着威胁惩罚。
赶紧给我写作业去,要不然我揍你!闭嘴!这背后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是你打算批评孩子。而孩子的反应要么是反抗,要么是服从。
结果就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青春期以前孩子还比较听话,青春期以后翅膀硬了,就开始叛逆,他要自己当暴君把你拉下台了。
其实,语言是思维模式的一种反馈,语言是人内在需求的表现,归根结底要在原因上下功夫,而不是在结果上下功夫,提升家长自身的水平,才能对孩子起到真正决定性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