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玉海名家
【玉海名家】曾氏族群中的三昆仲

【玉海名家】曾氏族群中的三昆仲

作者: a07297ace6c3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4:31 被阅读7次

     俗话说:一方水土育一方人才。独具江南小桥流水风韵的古城瑞安,不仅抚育了一批文人武将,也培养了一批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佼佼者。曾氏祖籍潘岱下湾村,出身耕读世家,晚清时迁入城关申明亭巷(申明里),其家族中的曾省、曾勉昆仲俩,就是我国在生物和园艺工程研究方面有着卓越成就的科技工作者,为我国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新发展作出了非凡贡献。此外,长兄曾约也是温州地区卓有成就的教坛翘楚,其事迹入编《温州市志》和新编《瑞安市志》。

    申明亭巷26号,曾约、曾省、曾勉故居

      昆虫学家——曾省

      曾省(1899—1968),别名省之,是我国著名昆虫学家,也是我国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倡导者。

      曾省出身于原瑞安城关申明亭巷曾氏家族的书香门第,祖父两辈均系清代生员。1914年,曾省高中毕业时,家人都劝其报读政法之类的文科大学,便于仕途上好谋出路,而他则认为我国乡村凋蔽,农业生产落后于外国,要立志学农。于是,他选择了称之为冷门的农科。他先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后又就读东吴大学生物系,因其成绩殊优,被当时国民政府选派公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并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1931年,他成为瑞士暖陕登大学研究员。他不忘祖国农业之落后,后来放弃了国外高薪回国。自1932年至1946年,他先后就任青岛大学生物系教授,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农学院院长,华中大学教授,为我国近现代培养了不少农业科技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农业顾问,中国农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民盟湖北省委委员等职,积极从事中南地区农业生物防治病虫害的科研工作,成绩卓著。

      20世纪50年代初,华中和华南地区的黄石、汕头等地农业生态遭受严重破坏,造成农作物病毒灾害,以曾省为首的专家组奉命到现场考察,采集各类媒介昆虫,逐一进行鉴定,及时提出了扑灭及隔离方案,成功地控制由生物细菌所引起的灾害。1958年,毛泽东同志视察湖北时,曾省及湖北农科所的科技工作者受到了毛泽东同志亲切接见。1959年,他晋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此后,他长期从事植保研究工作,尤擅长小麦吸浆虫及柑橘吹绵介壳虫的防治研究,成果突出,并著有《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及其预报》等专著。上世纪60年代,河南、湖北一带榨蚕产区发生严重的榨蚕蝇虫害,他积极投入防治工作,研制出高效、选择性“灭虫蝇1号和灭虫蝇3号”药剂,是当时国内最具效力的灭虫蝇的农用药剂。1968年,他因病逝世,时年69岁。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的研究成就,1981年他研制的灭蝇号药剂获全国科技成果二等奖。

    曾省

    11361520155462640

    38611520155462656

    47051520155462640

      园艺专家——曾勉

      曾勉(1901—1988),别名勉之,系曾省之弟,我国现代著名园艺学家。早年就读瑞安中学,承兄之志,决心学农。先考入东南大学园艺系,后又于1928年留学法国蒙不利亚大学园艺系,并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他擅长柑橘专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园艺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和中国园艺学会第二届理事长,长期从事柑橘果树资源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成果丰硕。上世纪50年代,他蹲点黄岩专题研究柑橘栽培技术,创造“枝序修剪法”,成为克服柑橘隔年结果的有效途径,大幅度提高了柑橘产量。他所主持的柑橘、枣、葡萄杂交育种项目、快育苗试验等一批科技成就,受到农业科技界的好评。此外,他还将自己所培育的脐橙、温州蜜柑等新品种推向各地。

      1956年,曾勉应波兰政府邀请赴国外讲学,受到国际同行的赞赏。1958年,他被任命为农业部黄河古道地区果树考察团团长,亲赴陕、甘、豫、鲁等地区实地调查研究,主持制订了《黄河古道地区果树发展总体规划》,为黄河古道地区发展多种果树种植大面积的商品生产基地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从事我国农艺学的研究和实践40多年,成绩显著,曾被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病逝,时年87岁。

      曾勉生前著作丰厚,曾创办并主编《园艺月刊》、《中国园艺英文版》、《园艺报》等刊物,著有《中国柑橘志》、《中国古树名录》、《枣树的生物学特征》、《太湖洞庭山果树》等农艺学著作。

    曾勉

    曾勉著作《万有文库·种柑橘法》

      教坛翘楚——曾约

      曾约(1898—1968),字博孚,是曾氏兄弟中的老大,也是家族中的主心骨。民国初年毕业于温州中学,他与二弟曾省同时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就读教育系,为陶行知先生的高足,受陶氏的“平民教育”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影响甚深。据曾约长子曾衍霖在2011年给笔者的来信中说:“父亲的业绩虽然不如二叔、三叔那么辉煌,但他对浙西南和家乡的教育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据他介绍,曾约南师毕业后,一直在本省从事教育工作。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他先后在常山、庆元、丽水等县任过教育科长(局长)。他曾在当地创办了许多中小学,并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带到教学中,深受民众赞扬。后来由于浙西南时局混乱,他返故里从教。

      1925年,曾约曾与当年南京高等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温州籍同学谷寅候、朱然黎等共同发起筹办位于九山湖畔的温州瓯海中学(即温州四中),这是当时浙南地区第一所有名气的私立中学,为温州培养诸多人才。

      1930年9月14日,瑞安县图书馆协会在杨衙街(今公园路)利济医院举行选举,选出李笠、陈淮、曾约、胡经、王释、洪焕增、唐溥7位执行委员,李笠当选为首任瑞安图书馆协会正会长。这是当时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图书馆协会,也是当时全国最早的县级协会之一。

      上世纪30年代,曾约回乡后,在担任城区中心小学校长时,与在瑞安开办“文化生活社”的文成籍爱国进步人士赵僖结为挚友,常在瑞安民众教育馆执教平民夜校。

      抗战时期,他积极筹办瑞安中学大峃分部,并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开荒种植等活动,解决了一些学生的费用。当时由赵僖筹款建造校舍,先办中学补习学校,由曾约主持工作,后遂将该校并入瑞中大峃分部。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为解决在文成的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在龙川成立战时临时第三中学。抗战胜利后,该校由曾约牵头并入温州中学。20世纪40年代后期及新中国成立后,曾约曾在瑞安简易师范和瑞安中学任语文教师多年,他还是瑞中校旗的设计者。他被选为瑞安县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后又调瓯海中学任教多年直至退休后寓上海子女家中,1968年因病卒于上海,时年70岁。(许希濂)

      相关链接:

      曾约长子曾衍霖,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学科带头人,药物代谢学家;曾省之女曾晓萱,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所长;曾勉之子曾衍钧,生物力学的学术带头人,现为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海名家】曾氏族群中的三昆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bn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