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趋黄昏,不散余温

作者: 左隅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09:42 被阅读9次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渐趋黄昏,不散余温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渐趋黄昏,不散余温

读《鬼谷子》有感

拨动示藏闭异同

人动己默取其辞

清净自守无一困

抵巇弥补裂伤痕

声誉无隐钳制事

以忤求合势纵横

量权揣情知逆顺

微摹端倪隐迹行

利辞钓几游说径

凡谋有道必以情

决情契疑成败定

发言必有王者风

渐趋黄昏,不散余温

相关文章

  • 渐趋黄昏,不散余温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 鬼谷,...

  • 余温读懂黄昏

    在海边 发丝有了风的质地 吹开思绪 用历史,用黄昏,用潮汐 够不到你 用余温读懂 香水的尾调 倒影陷入月光 果实用...

  • 黄昏和余温

    你告诉我,幸福是短暂的,可我们总会遇见。当我锁屏手机的时候,似乎感觉手机上还残留你的文字的余温。日出日落之间,又是...

  • 生活写诗

    黄昏和余温 (一) 分手那个黄昏 你的回眸一笑 成为感情最后的余温 (二) 要 攒几多黄昏 才能够遇见 流霞飞虹不...

  • 采桑子 || 余温

    采桑子·余温(新韵)秋风着意吹云散,吹散前尘。吹散前尘。湛湛心头,不散是余温。点滴过往拾云上,雨落时分。雨落时分。...

  • 泠泠古调,涕泪又沾唇。

    意难忘.日尽余温。 日减余温。 世情知几许,渐老黄昏。 花风吹落雪,流水拭浮尘。 痴有念、恨还分。 相思最伤人。 ...

  • 渐趋平凡

    可能长大就是渐渐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平凡,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身材普通,样貌不起眼,以前还侥幸认为可能自己打扮打...

  • 处暑

    处暑过 一场秋雨一场凉 万物在燥热的夏天后 逐渐趋于平静 夏的余温和清秋的凉意交织 浓郁 沉净 热烈 清新 ...

  • 无题-忽至

    约是黄昏,细雨尽相思,丝丝入扣,不乱、不乱,岂是人间梦里婵娟面! 恰是相逢,陌上人如玉,恋恋相依,不散、不散,只做...

  • 那时暮年,黄昏于此。

    黄昏夜许,褪去了夏日的那份燥热。余温未却,好有晚风行舟,柳枝吹拂,水面荡漾。人声嘈杂,来来于往。 暮年黄昏至此,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渐趋黄昏,不散余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ah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