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1712-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卢梭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自然人有两种天然的情感——自爱心和怜悯心。
卢梭说,私有制首先产生于对土地权的要求,谁第一个把一块儿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个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他对文明的批判着重指出,文明的基础是私有制。
他对人类文明的反省,在他看来,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文明的发展摧毁了自然人原始的德性,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而私有制却使人的心灵变坏。他把文明的进步称做人类“最大的不幸”,和“人类的疾病史而已”,科学和艺术助长了奢侈浪费,自由变成了专制。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的是人的自由和平等。
《论人类不平等》的主题是探讨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则提出了实现社会平等的理想。前者的终点是后者的起点:专制被暴力推翻后,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卢梭说可能的道路有三条:一是回到自然状态,二是通过暴力革命废除一切不平等的根源,三是用社会契约来保证社会平等。
卢梭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是集强制的权力和自由的权力于一身的“公意”。所谓公意,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它是“每一个成员作为整体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卢梭的小说是浪漫主义风格。
卢梭生前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