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十龙九子”九个落地点,分两三次才陆续看完。农历廿七这天,怀着从众心理来到泉州市闹区钟楼。接近年关,原本人挤人的钟楼更是密不透风。
一、蒲牢
被人群涌至龙之四子“蒲牢”前。只见青龙爪心捧玉珠,青绿色的身子盘旋于洁白的人造“钟楼”上,张牙咧嘴圆瞪双眼怒视前方。蒲牢,据说是龙与蛤蟆所生,嗓门大,胆子小,惧怕鲸鱼,见到就会被吓得大声吼叫,所以经常铸在钟上,敲一下,寓意名声远扬。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b692521504b1216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3ec9828293aaabd9.jpg)
二、赑屃
从钟楼直往威远楼,这里虽与钟楼仅三四百米远,围观的人却少了很多,拍照也容易多了。
雄伟壮观的威远楼在暮霭中更显庄严。龙之六子“赑屃”就静静地置放于楼宇前。只见它咧着洁白的牙齿,露出可爱的虎牙,一手按地,一手似与人招呼,憨厚可掬的造型惹人不免多看几眼。赑屃外形似龟,据说为龙与乌龟所生。身强力壮,背驼石碑,石碑上刚劲有力的行书“勇”字,彰显赑屃的勇猛刚强,勇于担当。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3ec7281b74dbb461.jpg)
三、睚眦
元妙观前的龙之二子“睚眦”,据说是龙与豺狼所生,浑身乌黑,口含利剑怒目而视,有着爱憎分明的性格和”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江湖义气,是克制一切邪恶的象征。
因有其他事,急着赶回家,今天只能简单打卡这三条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b08fdac71f870400.jpg)
四、嘲风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返乡过年,因此市区人流多数是外地来泉过年或旅游的,但天后宫、西街、关帝庙依然拥挤。
龙之三子“嘲风”就坐落于天后宫右侧门前。嘲风身穿灯芯绒外衣,左手持平安风车,右手搭额前远望。嘲风据说为龙与鸟所生,常作为殿角走兽。平生好望,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本领,是辟邪镇宅的能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ecf410059473336b.jpg)
观完龙子,顺便进天后宫走走。
刚进侧殿,一个中年男子导游正给一群深圳来泉旅游的游客介绍天后宫,绘声绘色的解说,引起了进一步了解的天后宫兴趣。
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是祀奉海神妈祖的庙宇。地处泉州城南,紧邻晋江蕃舶客朝南,总体呈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具有闽南传统建筑风格,是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影响最广的妈祖庙宇。
再走几步,进一步了解了天后宫供奉的神灵妈祖:马祖,原名林默,北宋湄洲岛民女,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生,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羽化升天”。
妈祖生前聪清 颖灵悟,成人后有识天象、懂医理、善泅水的本领,一生扶危救困,妈祖得到朝廷敕封。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赐封号,共计36次,备受世人尊崇,被尊为中国古代地位最高的海神。
在元代,妈祖被朝廷封为“泉州海神”“泉州神女”。
与天后宫遥相呼应的还有世遗点——德济门遗址。这么一堆乱石条,为何称为海上丝绸路遗址之一?带着满腹不解,进一步了解了德济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8a3e5ce3a396bce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84c9ccb8350cb5b1.jpg)
德济门,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 年),元代改为石筑,明洪武初年修缮并增建月城(瓮城),清代亦有修缮,1948年损毁。
2001 至2002 年,经过考古清理发掘,残存的城门建筑平面呈多边形,南北长 36.50 米,东西宽 49.10 米,周长 171.20 米,面积近 2000 平方米。现存遗址皆由大小不一的花岗岩条石、废旧石建筑构件等构成。由内向外分别由早期城垣遗迹、内濠沟、古拱桥、德济门城垣、月城(瓮城)城垣、外濠沟等遗迹组成。在遗址文化层内出土了“修城砖官厂”字样的南宋修城官砖,及宋元时期印度教、景教、伊斯兰教、佛教石刻等。
早期城墙遗迹位于遗址北部,呈弧状东西向延伸,发掘清理长度31.5米,宽7.2-7.6米,城墙外侧用石条切筑,中间大部填土,少量填石以石并稍加夯筑而成。
德济门还建有内壕沟。内壕沟位于早期城墙遗迹南侧,长度47.2米,宽1.93-2.88米,深2.5-2.75米。沟两岸由石条砌就,沟底则为整齐的废旧石柱铺就,壕沟东西两端各建一座拱桥。
德济门城垣长度43.1米,残高0.5-1米,基宽4.8-5.45米。德济门门道位于城垣西端,平面呈“凸”字形,依五条石桥板横跨于内壕沟上,门通深4.25米,宽2.62-4.08米,门道路面用长条形、方形及不规则形石板铺就,并凿有防滑凹槽,门道跨壕处铺架大石板,城墙内外皆砌石。
德济门是宋元泉州古城七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科学考古清理的城门遗址,是古刺桐城的象征。该遗址遗存之间相互叠压关系清晰,遗址地层堆积中发掘出土和局部出露的大量各时期珍贵文物,完整地保存了 11 世纪以来泉州城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宗教石刻,见证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繁华、中外文化交流的兴盛。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龙子嘲风置放于此,大概也有守护天后宫和德济门的意思吧?
五、狻猊
参观完嘲风,徒步八百米左右到了关帝庙。关帝庙一向人山人海,求学求财求仕途的络绎不绝。一旁的招牌竟有专门的“拜拜步骤图”,八个繁琐的步骤也许才能体现信男信女们虔诚的心意和祈求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c0aa9115b7eef014.jpg)
龙子五子“狻猊”就坐落于关帝庙右侧,浑身绒毛,呈淡紫色。狻猊,据说是龙与狮子所生,喜烟好坐,常坐于庙中佛前或香炉之上,撩牙竖耳,吟叫则云烟出,与香火最旺的“关帝庙”结合,慵懒的侧卧台座之上,元宝环绕其身,表达了躺赢、赚 大钱的平民思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29b3084a42f8a919.jpg)
打卡狻猊的人也很多,好不容易双手举高踮脚,手机才拍下来狻猊可爱呆萌的身姿。
一侧不起眼的“斯兰古居 ”引起了我的注意。见可以入内,径直往里走。才知道这里展着“一带一路10周年,中国与斯里兰卡友好”的图片。
泉州,曾是斯里兰卡王子后裔的第二故乡。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共建倡议提出10周年,中斯建交66周年,及第五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举办之际,“泉州与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友好关系"图片展意义重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次展览,让很少关心国际政治的我了解了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传统友好情谊,知道了泉州与斯里兰卡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史不绝书。
六、囚牛
从锡兰故居出来,天已擦黑,导航九百多米到“南音艺苑”。走近“南音艺苑”,才知道原来泉州还有这么大的南音剧院,匆忙瞥过门口写着龙年正月期间即将开演的剧名、票价、时间,就来到龙子长子“囚牛”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4ff1a1b3544b592f.jpg)
囚牛,龙之长子,据说是龙与犀牛所生,性情温顺憨厚,专好音律,抚琴弹拨,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与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 呼应,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形象,这就是“龙头胡琴”。
参观完囚牛,再往回走到府文庙。府文庙此时游人稀少。龙之八子负屃就在灯光下静静地盯着过往游人,
七、负屃
负屃,传说是龙与青龙所生,是所有龙子中最像龙的了。灯光下,身着“状元红”大褂的负屃,怀抱“敖读册”,在闽南语中是“会读书”的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b5d12f72dc908bc0.jpg)
负屃,雅好斯文,喜欢碑文书法,与府文庙结合,寓意红红火火、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八、狴犴
一拐二走,来到三朝巷,打卡今天最后的行程——龙之七子“狴犴”。
三朝巷,顾名思义,有着三朝元老的故事。果然,牌子上写着:巷名缘于留正故事。留正(1129-1206),原籍永春,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南宋时巷口立有“三朝元老坊”。其六世祖留从效为五代清源军节度使,任内环城种植刺桐树,因而泉州古城又雅称“刺桐城”。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70d5f4cbe09bae3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0b2aa29cdccedbb7.jpg)
说是巷,其实没走几步就到了。正在寻找龙子,忽听听到耳旁传来一声“在屋顶上”,才举目抬头,望见古宅上飞着的正是龙之七子“狴犴”。狴犴,据说是龙与老虎所生,是主持公正、明辨是非的象征,威严不可侵犯,是维护光明正义的代表,也是百姓的守护神。
“狴犴”与三朝巷。“三朝元老”留正公正护民的含义相契合,它的做工与材质与其他龙又不相同,通体透明。原来龙身内放置着灯光。透明的灯笼,象征着光明会驱除黑暗,照亮人间。
九、螭吻chī wěn
最后来不及打卡的龙之九子螭吻,在两公里外的刺桐时代村。时间有点晚了,只好等有机会再参观,暂且先整理一下资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53c909f9315cc802.jpeg)
螭吻,据说是龙与鱼所生,属水性,性情好望喜吞,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魑魅,可防洪防火。
古有云:“龙生九子不成龙。”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本事,经常用于雕像、建筑、装饰及文学、音乐,承载着人们对平安美好生活的愿景。
至此,今天的寻龙记终告一段落。折回西街,肚子已经叫响得难受。能填肚子当下只能瞅着面线糊了。随便扒拉了面线糊,觉得还不饱腹,又买了鱿鱼串,后来又买了炸豆腐,一路吃一路逛,忽然感觉,这种慢生活其实很好,很惬意。
寻找“十龙九子”,追溯泉州历史,品尝风味小吃。半天就这样过去,一年也即将翻篇,甲辰龙年将以全新姿态在黎明中掀启。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13404/14658b990050742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