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被母亲闹哭过很多次。咸咸的泪水让一个怯小的童年有了鲜彩的颜色。母亲离开的场景一直打断着我的成长,像刺一样扎进了一个人的回忆里,每每想起都是一阵涩涩的哆嗦。一个没有母亲陪伴的的幼年,内心总会有很多个壁柜挂着三三两两的故事,内心灰白色的布置,代表着一段郁郁寡欢的氛围。期望很小,很多的茫然无错的深夜。小小的房间里,总挤不下母爱与陪伴。大大的世界,总让我找不到童心的寄宿。我并不愿意接受“留守”这类的词汇。母亲临走时,答应了我三个要求。而我只说了奢侈的两个,最后一个一直深藏心底。其实就是让她留下来陪我,可我一直吱不出声,也开不了那种堂皇的借口。后来我有了一台小小的收音机,夜里总会有很多和我殊途同归的故事,我的脑海里总有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姑娘等着回家。在耳边是牵肠挂肚的一些老旧陈话。
我知道母亲的无奈,不得不为了更好的我们而离开。母亲在外的日子和我们相同也相似,同样是煎熬,却沦落在不同的两地。只剩下我和奶奶在家里留守着。虽说和奶奶也亲近,疼爱也是加倍无偿的,但却无法感受到骨肉相连的撕爱。母亲打过很多的电话,我害怕和她沟通,但又想和她贴近。陌生的是距离,还是陌生的是感情我也不得而知。
有时候在梦里的呓语。都是她在我耳边反复的呢喃。而我最大的抱怨也是等待的着她回家。这是小时候每一年这时候的真实写照。
现在,我亦是如此,和我爱人在外打工。留下了我的孩子和母亲在家照应。所以我很能体会两者的情绪。我不是一个好的女儿,不能呆在她身边陪伴晚年。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给孩子成长的陪伴。这一切的痛点,都让我深感愧疚。
这几年里面,每年都会有很多决意的想法。今年干了就回家,工资少点,但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母女空间。
而“留守”一直索绕着我的童年,我并不想让孩子和父母也贴上这样的标签。
愿明年,我可以亦然的选择回家,就算薪酬少一点也是值得的。至少孩子感冒发热,我可以贴心的照顾。父母累到了,我可以撑起脊梁。孩子成绩落下了,我可以细心的辅导。父母眼花腿酸了,我可以穿针拉捏,这都是我内心最美的盼许。
而那种一家亲情在严寒冬日并不会冰冻,就像身体的温热一样,会散发着暖暖的热肠沁入心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