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06】教育写作写什么
——读《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文‖张爱敏
叶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
我认为,叶澜教授并非否认备课,写教案的价值,而是否认“搬运工”式的教师的日常“复制”与粘贴。此种写教案的路径,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名师。
真正的备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精读文本,解读文本,结合学情与生情,预设教学目标以及合宜的教学内容,以此来确认教学路径与形式,必将事半功倍。
真正的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而是以教材为例子,把自己当作者,当读者,当主人公,当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读者对话,与主人公对话,与自己对话,调动知识储备,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思想得到净化,让灵魂受到洗礼,让精神得到升华。
真正的备课,绝不是仅仅完成格式化教案,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是以促进专业成长为目标的实实在在的成长模式,去钻研课标,去独立备课,课前预设,课中生成,课后反馈,缺一不可。
还记着初入职时,为了一节课,总是先熟读课文,甚至滚瓜烂熟于心,然后在书上圈点批注,密密麻麻,其实上课也不是都用得着,但心里踏实,觉得的有底气。
其实这正如吴松超老师的建议解读教材,我也称之为文本解读或文本细读。我经常对语文组的小伙伴们说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当我们习惯于从文本解读入手,从立足于挖掘教学内容入手,从遵循生情学情入手,必将能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真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之目标。
如今,各学校也提倡写教后记,也倡导“人人听我,我听人人”上观摩课、公开课。但纵观教案上的教后记与观后记,大多都是泛泛而谈,流于形式,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提升。
如果这样写教学反思或观后记,写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名师。叶澜教授所说的教学反思与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正的教学反思需要一双发现的双眸,体悟的心灵,去触摸到课堂得与失,成与败,闪光点与缺憾处,去觉察到学生的反应与反映,从而查漏补缺,择善而从,是为了下一节课更精彩。如何写好教后记呢?吴老师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化整为零,深入反思,独立成篇,形成系列。
二是少些课堂实录,多些经验总结;少些细枝末节,多些“状态观照”。
三是别让“课堂生成”喧宾夺主。
四是视野宽一些,不局限于一节课。
期待,每一位老师都能从备好课,站稳课堂开始,坚持文本解读,扎扎实实地走在研究路上。
作为教研组长,我们语文组在听评课时,我一直倡导“121”评课观——
首先,针对这节课提出一个亮点来借鉴,为我所用。
其次,为这节课找到两个不足之处,可以是败笔,也可以是缺憾。
最后,提出一条建议。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环节我会如何教,我会这样上……
吴老师对观课记也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是找准观课时的关注点,即观课角度,或者说观课目的。
二是把握所观课的教学内容,心中做好“预设”。
三是结合观课目的,对自己研究、探讨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阐述。
四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教师教的效果,教的效益。
五是从对一节课的研究延伸至如何上好一类课的深入思考。
成长,永远是自己的事。做一件事,就要做好一件事,做到极致,做得长久,做得深入。如此,受益的必将是自己,必将有美丽的回响。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渴望在专业成长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请从备好每一节开始,从写每一次教后记开始,从每一次观课议课开始,从捧起书拿起笔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