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笔记「12」
项羽没有盟友,顾头就顾不了腚。他的勇猛可以打败对手,但是打不死,自己反而被耗死了。刘邦调动天下的资源能力要远强于项羽。最终到了垓下。
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与诸侯军联合攻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一决胜负。淮阴侯韩信领兵三十万在正面,孔将军在左,费将军陈贺在右,刘邦在后,绛侯周勃与柴将军柴武在刘邦后方。项羽的兵力大约十万。
合战过程,韩信先上,不利,退却。孔将军与费将军纵兵出击,楚军不利,韩信乘势加入战局,大败项羽于垓下。这是韩信的诱敌策略?太史公没说。项羽麾下的士兵听闻汉军吟唱楚歌,以为汉军已经拿下了全部的楚地,项羽败走,楚军全线溃败。
治军先治气,项羽自己泄气了。
刘邦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来到了东城,今天安徽定远县东南。灌婴斩首八万,平定了楚地。鲁县为楚国坚守不下。刘邦率诸侯大军北进,向鲁县父老展示项羽的头颅,鲁国才投降。当初项羽被封为鲁公,也许他对鲁县的百姓非常好。于是刘邦以鲁公的封号在榖城(平阴县西南)埋葬了项羽。回军定陶,车驰进入齐王营垒,夺了齐王的军队。齐王韩信。
正月,诸侯与将相共同尊汉王为皇帝。刘邦说:“我听说皇帝是属于有贤德的人,虚言浮语,空有其名,不是这样的人所能占有的,我不敢承受皇帝之位。”
群臣都说:“大王起于贫寒,诛除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人则赐封土地,封为王侯。大王如果不尊皇帝号,大家对自己的封号都要疑虑,不敢信以为真。臣等誓死尊大王为皇帝。”刘邦辞让了三次,不得已,说:“大家一定认为这有利于国家,为了有利于国家,那我就当皇帝吧。”
氾水北岸,刘邦即皇帝位。名正则言顺。没有皇帝则没有分封,秩序定不下来,则无所谓大国统一。
皇帝刘邦说义帝(被项羽杀害的楚怀王)没有后代,齐王韩信了解楚地风俗,迁徙为楚王,建都下邳,今邳州。立建成侯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故韩王信为韩王,建都阳翟,今禹州市。迁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也就是长沙。番君的将领梅鋗立有战功,跟随进入武关,皇帝感谢番君。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赵王敖还是原来的封地。
注:
汉初,巴、蜀,汉中,即刘邦的根据地,加上关中平原周边,刘邦出武关后的南阳,都采取了直接统治的郡县制,但是东部大部分地区都是诸侯王封地。在义帝死后,项羽所主导的霸王体系中,这些诸侯王不少与刘邦平起平坐,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刘邦挡不住项羽,这些诸侯是汉王刘邦的合伙人。项羽死后,天下必须有共主,不然再打?前面刘邦埋葬了项羽后,回军定陶,夺了韩信的军队,增强了自身的实力。但分封也势在必行。刘邦的实力不能绝对的。
天下大定。刘邦建都雒阳,诸侯都为臣属,董事长与各位董事。故临江王共欢当初背叛汉王投靠项羽,刘邦派卢绾和刘贾包围共欢,没有打下来。几个月后,共欢投降,刘邦在雒阳杀了共欢。
这一天,雒阳南宫,刘邦摆酒设宴。他说:“列为诸侯以及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说心里话。我到底是为什么能得天下?项氏又为什么失去了天下?”
这是汉初的原力之问。
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轻慢还侮辱人,项羽仁德而爱人。然而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所招降和攻占的地方都封给他,与天下人利益共享。项羽嫉贤妒能,有功的人被他所害,贤能的人他怀疑,人取得胜利他不论功行赏,取得了土地而不与分利,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在亭长时,捉弄来往官员,到沛县县令那里骗吃骗喝,私德可能真不咋地。但是他愿意把利分出去,团结可以团结的人。事业只靠自己,是靠不住的。
对高起、王陵的回答,刘邦说:“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镇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连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我能任用他们,所以我才能取得天下。项羽有范增却不能用好他,所以他才被我所擒。”
知人善任才是领导者。领导者不是方方面面的都强于下属。
打完,收工。
明天,继续。
汉帝国一开始,就动乱。分封制不稳。为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