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遇到困难心境的时候,会不自觉想起某个人或者某句话,带来情绪的纾解?似乎不断下坠的低落,有了托底的平台,你可以安然地在这个心理状态中待着,直到情绪开始缓慢复苏的那一刻,于是人重回活力或者正常…
这种托底常常关联着我们心中内化的某个重要亲密人物影像,包含着曾经被好好爱护、理解、支持与包容的关系体验的记忆。这一切源自于早年与这样的人好好生活的经历,在其陪伴之下,日积月累的内化,形成这个人的影像,存留于我们内在心灵之中,这样在日后我们感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就不用靠近现实中这个人,而是仅仅通过想起TA,就能够泛起TA就在身边带来抚慰的感受,不安的灵魂在想起TA的那一刻也开始逐渐平静(这也是养育者能够提供给孩子的重要心理资产)。 这就是我们的内心安全基地,就是安全的避风港,与TA的记忆和感受始终存留于生命的后台,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送来温暖和依靠,帮助我们经历困境重新起航。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常常有一种、“不需要我们过多地解释或者说明什么”,TA都会懂得,似乎在那一刻我们坚信“我是谁”已经深深镌刻入了TA的心智之中!与TA在一起,我们感觉关爱在旁,温暖我心。
在TA那里我们是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人,有差别于TA的思想、意图和信念,而这种差异能够被TA的心智所涵容,也正是这种存在于他人心中的感觉,让我们自己也能心存关爱、从容不迫和心身一体。
带着这样的经验(淡定从容),我们有机会成为自己“心理的掌舵人”,更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勇敢地觉知生命的各个面向,更好贴近和理解自己的心智活动,无论是怎样的感觉、感受、意图和信念。
也正是因为内化的这段高质量关系体验,托住我们的情感,让我们不会担心和畏惧置身于体验之中,自己会被情感所淹没(歇斯底里),或者因为过度痛苦而不得不全然切断与情感的联结(‘食’之无味的情感淡漠、隔离/解离,很多人感受不到快乐也多是源自于此)。
而正是这份“淡定和从容”建构出“觉察性自我”,使得我们能够全然投入当下,置身于此时此刻的生命体验,静静地待着,对当下体验的不加评价的关注(均匀悬浮注意)。如同立于大海之上,静观潮起潮落,长涨长消… 保持觉察、保持接纳。
也是这一份‘超脱’,让我们与痛苦和崩溃有一段距离,有助于调节困难的情绪,同时也是与躯体自我、情绪自我以及躯体自我保持距离,进入纯粹的觉知,那时刻是“忘我”的或者是‘无我’的,同样的“新的我”使得我们暂时断开那些“旧的我”的自动化习惯性反应(程序性反应),开始拥有“另一份自由”或者“长出来的心智”去重新体验这个世界。这样的感觉,我想长期做个人成长的人一定有所共鸣。
“觉察性自我”允许注意力能够自由、不受约束地与当下展开展开与专注,提升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广度和细腻,而“反思性自我”能够带来对体验的升华的理解和洞见,因建构了内外世界清晰的边界,获得内在自由,“哦,这是TA的;哦,这是我的…. 哦,这是TA带给我的;哦,这是成长带给我的…”,因为反思带来的心理边界,调低心理噪音的强度,又再次提高了我们对内在自我各个领域信号的接受能力,也是因为反思带来的心理边界,我们才可以全然拥有自己的所有。
好的心理咨询或者个人成长不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让我们逐渐能够成为自己!
“或是痛苦,或是欢愉,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种种,这些体验,都是滋长心灵的基石” --保持觉察,保持觉知(元觉知)
“对于认知和认知过程的认知,使我们清晰我是谁,内心如何运作,我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从而能在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自由游走,即在其中又独立其外,不会迷失” -- 保持反思,保持洞见(元认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