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210篇,字数1080,共累计358390字。
宋代的《千里江山图》,是由一位18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所画。
这幅图中用的颜料很特别,是用货真价实的宝石粉末作染料,我们看看《千里江山图》里到底有什么故事。
故事发生在宋朝年间。
有一天,宋徽宗给画师们出了一道题,看谁能画出符合“踏花归去马蹄香”意境的画作来。
画师们一个个开始作画,踏花归来马蹄都很好表现,但唯独这个香字无法体现。画家们个个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王希孟得知此事之后,拿起画笔在马蹄旁画了几只蝴蝶,“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境立马就出来了。
宋徽宗大喜,将这位天才少年带在身边,亲自培养。
宋徽宗对宫廷画师们提出一项任务,画一幅一幅象征江山永固,万事流传的画作。
天才少年王希孟在画《千里江山图》时,对宋徽宗提出苛刻的要求,宋徽宗是有求必应。
当时的很多大臣都感觉太离奇的,这其中包括权臣蔡京,做画过程中几经波折,最终在宋徽宗的全力支持下,完成了这幅《千里江山图》。
这幅画全长11.91米,比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要长。可以说是宋代版的航拍大宋。气势连贯,恢弘磅礴。
连蔡京都评价此画,咫尺有千里,细看有生趣。
每个逗点都暗藏玄机,这画中船上的渔夫,虽说面目不清,但撒网的形态是如此的细腻,是当世杰作。并亲自为这幅画题跋。
而这位天才少年,在完成这幅绝世之作之后,就不知所踪。
有人说是因为他提无理的要求,被宋徽宗秋后算帐,杀掉了。
也有人说,他完成《千里江山图》之后,自知难逃一死,就钻进了这幅画中,成了那个撒网的渔夫。这大概就是,后世对这位天才少年的怀念和珍惜。
千年以后的画家冯海涛,对《千里江山图》情有独钟。他花了四年时间,潜心研究,闭关2个多月,大致还原出这幅画的制作过程。
这幅画与其说说是一幅,不如说是一幅巨作画了五遍。
第一遍:画11.91米水墨山水打底。
第二遍:用红色赭石铺一遍,用意是和后面的绿色,形成冷暖对比。
第三遍:用石绿染色。
第四遍:绿色和其他颜色的叠加使颜色更丰富。
第五遍:用青色上色,使整个画面的颜色形成无极变化。
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这么笨要画五遍,一遍不就搞定了吗?冯海涛先生也试过画一遍,效果平平。
只有踏踏实实画五遍,才能出来这么丰富的色彩。
老祖宗这种踏踏实实做事的品质,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只有踏实地做好每一步,才能走得更长远。
这幅作品的颜料选用的都是,上等无杂质的孔雀石、松绿石、千年蛤蚌化石、上等的阿胶等研磨的粉末。
只有用这些颜料,才能保证画出来的作品永不褪色,同时还能发出宝石般璀璨的光芒。
这就是《千里山水图》千年不变色的终极秘密。
《千里江山图》不仅能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细致入微,还能展现,泱泱大国的气势恢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