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生的形容,有很多种说法,在众多的形容中,我更倾向于"人生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途″这个概念。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在时间维度上,可以有很好的解释,时间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地消失,人生也会在岁月的流逝中,一点点改变原来的模样,于是,就在人生中的这条漫漫旅途上,产生了很多人的顿悟时刻。
在这些顿悟时刻的场景中,文学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某些方面来看,文学具有的价值,就是通过无限的想象来拓展现实中的认知。如果说理性是帮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本质,那么文学就是一件理性人经常使用到的工具。
也可以说,任何一个文学创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都是在很理性的思考一些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对那些从问题中衍生出来的各种想象进行由浅入深地梳理。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经过创作者们梳理出来的内容,常常能够帮助一些人发现在现实之中难以体验到的事物。
比如说张爱玲、三毛、毛姆、金庸、村上青树的小说,人们在阅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获得的一些难得的体验,这些体验,对于缺乏感知力的大众来说,很少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感知到的。很多人更多的是从那些字里行间中悟到的,比如说主人公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之间的情感纠结,很容易地引起观者的共鸣,在这些共鸣之中,往往会有一种顿悟时刻闪现出来。
某一个层面上来看,顿悟时刻并不能通过刻意寻找可以实现的,而是在与某个事物产生的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从那些顿悟式的小说特点来看,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小切口中引出大世界,比如说《爱丽丝仙游记》,主人公从掉进兔子洞那一刻开始了奇幻之旅,还有《西游记》中的石猴出世,演绎出来了一系列的神话传奇。
这种从小切口引出大世界的方式,恰好与人们的认知升级具有相同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从最初的个人小世界,在不断地升级个人认知的过程中,逐渐地在这个世界上寻找自己的人生舞台,通过一个个舞台的拓展,与更多的人产生了链接,在链接的过程中,产生一个又一个的顿悟时刻。
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又何尝不是由一次又一次的顿悟时刻组成,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再到对不同角色的认同,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出现自己的顿悟时刻。可以举的例子有很多,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之后,创建了心教,用知行合一的理论,汇百家之所长
每一个普通人在人生中的顿悟时刻,也可以发现看待世界的眼光变了,这种变是一种由内而发的产生,人生中的顿悟时刻,亦是一种成长的体现。其实,人生中的顿悟时刻无处不在,只不过有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当一个人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做某件事情的时候,顿悟时刻就有可能会在某些时候发生。
某个角度来看,人生中的顿悟时刻,常常会让人们有一种进入新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只有身处其中的人能体会到。当阿基米德进入澡盆的一刹那,顿悟时刻发生了,那一刻有了阿基米德定理。当然,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那些人生中的顿悟时刻,常常让人们的认知更加的丰富,从看山是山升级到看山还是山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