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轩沙龙——今日对话社区
【2017.12.13】行业赚钱的秘密

【2017.12.13】行业赚钱的秘密

作者: 放心之语 | 来源:发表于2017-12-13 11:47 被阅读17次

    很久以前看了《富爸爸穷爸爸》,了解到了赚钱的四个象限,然而命运使然即便我们知道也未必能够做到。

    前几天看了一篇《做设计“能不能”挣大钱,发大财?》,文章谈到了边际效应和杠杆作用,其实在管理学中也早已经学习过,然而如此生动的讲解,更添加了一份似曾相识的感触,这里转贴分享给大家,也许能有所启发。

    《做设计“能不能”挣大钱,发大财?》

    多年前一个小伙伴来入职成象设计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我:做设计能发大财吗?

    说实话,我也困惑于这个问题。

    于是我总是一厢情愿地相信做设计是可以挣大钱,发大财的。

    直到前些日子,这个问题的答案才逐渐清晰起来。

    其实发大财这个事,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有的人认为挣它一个亿,不算发财。有人认为2000万就可以财务自由,还有的人已经坐拥千亿,还要再追求当世界首富。

    所以,我们把人的财富数量分一下等级,以方便讨论。

    假设你有 1万块钱,那么就是5位数,我们称之为¥5 级别;如果你有100万,那就是¥7位数,你的财富是¥7 级别的,那么千万就是¥8,过亿就是¥9,十亿以上就是¥10 ,而千亿就是¥12级。

    有的人终其一生也就是在¥7这个数量级徘徊。比如我父母辈的工薪阶层,一辈子所有的资产加一起也就这个等级,难再突破了。再有的人,甚至一辈子所有财富的总和是¥6,比如普通的农民。

    那么设计这个行业呢?

    据我所了解,做设计的人,财富水平到达¥10这个水平的人不多,到达¥15 更是凤毛麟角。也就是说,从大概率上来讲,设计行业并不产生一时风雨的富翁。

    可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设计行业不产生大富豪?

    为什么这个行业不能像互联网行业那样富豪辈出,也不能像房地产行业土豪成群?

    让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

    故事一

    前些日子,设计行业最顶级的台湾设计师被某装饰公司收购,从新闻披露出的信息上得知,台湾大师的公司每年净利润1500万。

    好,我就以这个1500万为基础,虚构一个故事。

    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彦祖我,终于实现人生目标达到行业顶峰,看齐了台湾大师,我的公司一年挣1500万。但是呢,这1500万不可能是一个项目挣来的,我一年要做10个项目,交易10次,每个项目净赚150万。

    (哎呀,我这种屌丝,逆袭成大师,就连想想做梦都会笑醒)

    而就在同一个平行宇宙中,还有个哥们叫王小林,他手里也有1500万,他看上一块15个亿的地,于是他用这个1500万搞定了所有障碍,成功从银行贷出15个亿的款,拿到了这块地。

    也就是说,本质上王小林同学使用了一个100倍的杠杆,他花了1500万,把自己的财富从坐拥+0.15亿,搞到负债-15亿。

    一年后,这块地价值翻翻,值30个亿了。好了,现在王小林用100倍杠杆撬动的15个亿的负债,被土地本身的增值抵冲掉了,也就是说他现在负债为0了。

    于是王小林开始开发这块土地,3年后盖好房子总共卖了45个亿,我们再假设他这一次净赚了15个亿。

    那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

    彦祖:

    赚1500万需要1年10次交易0倍杠杆

    赚1.5个亿需要10年100次交易0杠倍杆

    赚15个亿需要100年1000次交易0倍杠杆

    王小林:

    赚15个亿需要5年1次交易100倍杠杆

    如果王小林不只一个项目,他搭建了一个模型,让这些负债和收益滚动起来,那他赚到的财富将会更加可观庞大。

    我们看了上面这个简化到粗糙,但是很容易理解的故事后,你有发现彦祖和王小林的不同了吗?

    对,我们赚钱的模式不同。彦祖整个的财富增长没有杠杆,只能依靠频次,而王小林不依靠频次,反而用了100倍的杠杆,只交易了一次,但在幅度上有巨大提升

    所以,对从未受过财商教育,从来相信天道酬勤的我来说,这个故事确实有点难以理解。

    因为大部分人和我一样,天然地迷恋频次收入,认为频次收入是致富的关键,做的次数多了,就聚沙成塔。而这种依靠频次收益的模式对¥8,¥9的等级是非常有用的,但对于¥10以上的级别作用不大,这个等级的财富重要的是幅度。

    同样,对设计公司而言,我们主要是依靠频次还是依靠幅度?

    我们是靠频次收入还是负债(杠杆)?

    故事二

    另一个平行宇宙里,彦祖我,踏入时尚圈从事设计工作,不过这一次我从事的是“洗剪吹”的形象设计。于是我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daniel  (吴彦祖的英文名)。

    作为丹尼尔老师的我,学徒3年,从著名理发师TONY 老师那里毕业,开始了自己的设计生涯。

    有名师学徒名号的加持,店面每天都能来100个客户,而我每天只能接待10个客人,之后我就非常疲劳了,再服务客户我就无法保证设计质量。 这意味着,我无法通过更多的劳动,获取更多的收益了。

    看着因为我无法服务而白白流失的客户,我心痛万分,于是我开始招人,找别的理发老师来店里帮忙。

    我想,100个客户,我一个人,一家店,每天只能服务10个,每天能赚1千块。

    我要是找了10个理发师,就能充分利用100个客户/天的流量,一天可以赚1万了。

    要是我有1000个客户,那我就要找100个人,那一天就是10万。

    要是我有1万个客户,那我就需要一千个人,那么一天就是100万。

    哈哈,想想做梦都会笑醒,于是我开始招人。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之前我算的账有点问题。当10个理发师来到我的店面后,我要租更大的店铺,花更多的装修钱,我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同时这个公司需要有管理了,于是又多了一系列的管理成本,账算下来,我并没有赚到1万,最多赚到了4千。

    于是我想,如果按现在实际运营的状况算下来,我要是找100个人,可能赚到的钱不是10万,而是4万。

    4万也不错了,我要把店面规模做到100人。于是几年下来,我终于把规模做到了一百人,不但管理成本更高了,同时我又支出了高额的营销获客成本,于是我发现,100人店面真正能赚得到的钱根本不到4万,而是1.5万。

    我去,丹尼尔老师困惑了。

    于是丹尼尔老师开始学习,期望让公司经营的结果和预期相符,直到有一天,丹尼尔老师看到了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

    边际效应

    丹尼尔老师陷入了沉思,他想到自己的店面,虽然人员规模增加,但是盈利却没有增加,因为人越多各种成本越多,成本越高,盈利越薄。也就是说,成本随着生产服务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

    丹尼尔老师又想,好像不止美容业,厨师、医生、设计师、咨询等其他的这些职业好像也都是这样。在这些行业里,边际效应递增的门槛就在那,很难跨越。

    于是从事这些行业很难迅速扩大生产,实现复制,所以这些行业很难出¥10级以上的富豪。

    但这些行业的人因为有技术,大都能够生存无忧,很容易温饱。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那个王小林。

    同样还在这个平行宇宙里,之前提起过的王小林这次不做开发商了,做了个手游公司。既然加入了互联网行业,于是他也给自己起了一个英文名:Pony(小马哥的英文名)。

    后来这家游戏公司做了一款风靡世界的游戏叫:王者吃鸡。

    这家公司运营的这个游戏产品,最初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团队来完成开发,写出代码,而玩家也只有1万人,有一台服务器就够。 后来游戏火爆,很快就达到了10亿的用户规模。

    而这时对游戏公司来说,虽然用户规模增长了10万倍,但并不需要把公司的人力资源扩大10万倍,也不需要多设置10万倍的服务器,更不需要多写10万倍的代码,多10万倍的开发工作量。

    你看,Pony老师的公司,也步入了边际效应,只不过这个边际效应是随着用户量的增加而成本递减。

    好了,听完了以上的两个故事,我们现在可以发现一条通则:

    不同等级的财富,需要用不同的模式获取。

    而人的财富的模式一般有三种:收入、产品、负债

    收入:就是严重依赖人力和频次的,比如你的工资收入,比如前文提到的理发师、厨师、医生、设计师、咨询师等等。这些职业的模式特点是无法复制,无法克服边际成本递增的魔咒。

    产品:就是能够实现工业化,能够实现边际成本递减。比如,你做了一款网络游戏。比如,福特生产的T型汽车,苹果出的iPhone,以及阿里的电商平台,都是这种模式。

    负债:就是利用杠杆效应来使收益几何倍增,比如,金融行业等。也可以是依靠金融模型来放大效能的其他商业模式,如前文提到的王小林。

    好了,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中国首富的宝座会在互联网大佬和地产大佬手之间反复轮回的原因了吗?

    有了之上的认知,现在我们也可以回答当年那个想发大财的小伙伴的问题:

    做设计到底能不能挣到大钱?

    答案是:做设计能让你致富,可以到达比较高的财富等级,但是几乎不可能成为富豪,想要成为富豪,你需要从事拥有富豪模式的行业。

    要么你做一款产品,这个产品能够利用边际效应递减,惠及千家万户,要么你想办法利用杠杆,收购价值被低估的资产。

    后记:

    我曾经问我的朋友们: 你们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资产是怎么来的?

    除一个因为公司被收购,一个因为公司上市之外,(他们的产品好,所以才会上市或被收购)我身边大多数的人,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资产都是因为当年买房子,现在房子增值了,特别是第一套房子。

    为什么呢?

    因为当年第一次买房的时候,可以用20% 的首付买房,也就是说是用5倍杠杆(负债)来购买资产。而这种五倍杠杆的负债是大多数人人生中少有的,甚至是唯一的可以利用杠杆(贷款负债)的一次机会。

    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后悔我当年买房买少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12.13】行业赚钱的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sa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