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体育场原址,位于现在南京体育学院的校园内。
中央体育场充分利用四周高、中间平旷的地势,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建设,各项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体育场分为田径赛场、游泳池、棒球场、篮球场(与排球场合用)、国术场和网球场六个部分,另外还有跑马场、足球场等。各场皆有看台,总共可容观众六万余人,当时堪称“远东第一”。
石城东郊,出中山门,沿沪宁高速一路向前,灵谷寺南面,便是南京体育学院。沿奥运冠军大道进入校园,两旁高大的梧桐树下,是一排熟悉的广告头像,栾菊杰、林莉、葛菲、李菊、张军、仲满……
▼
大道尽头,是一座雄伟门楼。
门楼为中国传统牌楼式建筑:云纹望柱头、庑殿顶、雀替、两交四椀隐形格扇、莲花形拱门都透露出深深的历史印迹。其中庑殿顶为中国屋顶样式中最高等级,高于歇山式。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庙才可使用。门楼左右对称,凸显仿古的带有民国范儿的建筑风格,高三层,上面镶有“中央体育场”五个金字,顶部为8个云纹望柱头,7个小牌坊层依次排开,立显磅礴之势。
▼
远东第一
1930年,国民政府为振兴民族强壮体格,决议要在南京建造中央体育场。
体育场的建造者是建筑大师杨宝廷,民国时期半个南京城都是由他打造的,他和梁思成齐名,人称“南杨北梁”。
1931年5月,体育场举办奠基仪式。同年8月底,体育场各项主体工程完工,蔚为壮观。
1933年10月10日,第五届全运会终于召开,前来参加的各省市运动员达到了2693人,甚至连家乡沦陷的东北运动员刘长春等人,也秘密入关,赶来南京参赛。运动会开幕式上,在代表东北参赛的刘长春带领下,运动员和6万名观众一起高喊口号“收复东北,还我河山”,许多人留下了激动的热泪......
在那届运动会后,中央体育场成了南京重大比赛用地。
南京体院
1956年,南京体育学校(现南京体院)选址于原中央体育场旧址上。
2002年,中央体育场游泳池在原有基础上改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室内游泳馆,并保留了当年的建筑和泳池。
2003年,中央体育场篮球场被拆除,后改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室内网球馆。
而棒球场由于长时间被民居湮没,直到2007年才被大众发现其仅存的两座牌坊。
如今只有田径场和国术场保存比较完好。
田径场 国术场
现存的一砖一瓦,一分一寸,镌刻着历史的碑文和骨子里的民国基因,让我们也得以在现代生活和民国范儿中来回穿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