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应台曾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每当读这句话,都不禁让我潸然泪下,好像母亲站在村的路口,看着离家的我逐渐的消失。也分明看到母亲站在村的路口,一次次翘望儿归乡的深情,留下一串串凌乱脚的痕。

小时候,母亲是儿嗷嗷待哺的饭食,过年时穿在身上的新衣,是撒娇时温暖安全的港湾。大一点的时候走进学堂,母亲是儿及时缴付的学费,带往学校的零花钱和馒头,是保障儿学习索之不竭的取款机。不曾读过几天书的母亲,未曾为儿讲解过什么做人的道理,但用他一生坚强不屈的付出,耳濡目染铸就在儿心里的丰碑。

等到娶妻生子,方知为母则慈、为母则刚、为母则强一生的困苦艰难。但儿已是知道的太迟,懂得的太晚。

儿长大后为了理想,选择了军营。那时一心只愿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决绝的不曾回头。谁知母亲泪在流心却将血淌,默默看着儿背着行囊渐行渐远。当在远方一次次历经挫折坎坷,才会常常将母亲思念、挂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为儿担心和挂牵,走在路上,远远的望见穿军装的兵,定会错当是儿归故乡。

每次回家,母亲都会为儿将自己拿手的饭菜一一的做上一遍,但愿儿下次早点平安的回来。在母亲面前我心地柔软,耐心的听取她把话说完,争取把所有事情都想在前面,不让其有太多为难。

每次离家的时候,都和母亲说好的不要送了,嘴上答应的很好,但仍然会送的很远很远。我深感母亲老了,感觉陪伴对她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虽然每次回家,都至少住一个晚上,但还是太少太少。细细想来,四十多岁的人了,真正陪在母亲身边的日子又有过多少呢?实在是少的可怜。如今,母亲是儿走不出的视线,让我默默享受家的温暖。

时光如梭,岁月蹉跎。当年刚强的母亲,容颜衰老,芳华不再,鬓染霜白,步履蹒跚。母亲之年,日行渐少,时常我有种深深的忐忑和不安,深感与母亲之间开始渐行渐远。

老舍先生说过: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因此,尽力的将家庭关系处好,让家庭和睦幸福,珍惜每一个有母亲的日子,每天打个电话问候问候,说说家长里短。母亲总是细数着日子,将儿离家的日子说的清清楚楚,天冷了会嘱儿添加衣服,干工作不可粗心大意。我尽量抽空回家看看,陪陪母亲说说话,唠唠嗑,尽量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子欲孝而亲不待,我真害怕将母亲太多的期待变成为叹息而默然,也真害怕把太多的遗憾留到明天而让自己顿足扼腕。

今天是母亲节,祝愿我亲爱的母亲身体健康!天天如过节般心情愉悦的颐养天年!也祝愿天下所有母亲身体康泰!节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