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人旧事城 事重庆市
故人旧事~重庆特殊的交通形式和交通工具

故人旧事~重庆特殊的交通形式和交通工具

作者: f28dc5f1e65f | 来源:发表于2017-07-23 22:34 被阅读402次

    重庆文保自愿者荐稿
    原名 重庆那些事 重庆特殊的交通形式和交通工具

    重庆市文保志愿者
    2017-07-22

    作者:李正权(重庆老街历史文化总群)腾讯天天快报发布
    说明:恶劣的地理条件,激发了重庆人的创造能力和顽强精神,从古至今,重庆人都在与高山峡谷争,与急流险滩斗,创造出许多平原地区没有的交通形式和交通工具,形成了特殊的交通文化。如今这些交通工具虽然已经消失,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传统。
    在这样恶劣的地理条件面前,重庆人并没有屈服,从古至今都在与高山峡谷争,与急流险滩斗,创造出许多平原地区没有的交通形式和交通工具,形成了特殊的交通文化。
    (1)栈道


    重庆山城第三步道栈道

    栈本指竹木编成的牲畜棚或栅栏。《庄子·马蹄》:“编之以皂栈。”即是指此。栈道近似于平卧的栅栏,故名栈。栈是巴人蜀人最突出的创造物,在中国建筑史、交通史上都是可以大写一笔的。早在春秋时期,蜀人就修通了穿越秦岭的褒斜道,打通了到中原的通道。古时,出川通道几乎都有栈道。三峡和大宁河的悬崖峭壁上,至今都还可以见到栈道的遗迹。
    栈道有土栈和石栈两种。土栈修于森林茂盛的山地,在森林中砍伐出一条路来,将就那树木用来铺路,再杂以土石而成。土栈如今看不到了。石栈则于悬崖绝壁上凿孔,孔中插入木梁,木梁上铺上木板,即成。这样的栈道又名阁道。《水经注》:“连山绝险,飞阁通衢。”就是指的这种栈道。在悬崖绝壁上架设栈道是十分艰巨的工程。据考证,其建筑过程大多是将人从山顶吊到悬崖上,先建一个平台,然后以平台为起点,采用悬臂出挑的方式,一间(二梁之间算一间)一间向左右延伸。这样的高空作业,其惊险可想而知。所以李白才感叹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道相钩连。”
    (2)拉纤

    重庆境内江河纵横,水运发达。但因水流湍急,木船上行,往往要靠拉纤。早在明清时代,重庆人就在三峡地区开凿出纤道。悬崖上的纤道,仅仅是一个个石窝而已。空手去走(其实只能爬),也叫人心颤腿软。可惜,就是这样的纤道也少。拉纤人或者在河滩上跋涉,或者在陡壁上攀援。一条不大的船,往往也要十来个人拉。一根竹篾织成的纤藤,从船头伸出,纤夫肩挂搭绊,搭绊头系在纤藤上,一使力,那纤藤便绷得直直的了。若是平水,纤夫一手轻握搭绊绳,一手甩动,姿态优美,还算轻松。若遇激流,纤夫则俯身向下,一手的食指和中指触地,甚至两手都要触地,喊着号子,一起使劲。最吃力的是拉滩,纤夫人倒在地上,全身打直,手脚并用,脚蹬手拉,两只手甚至都要抓住所有能够抓得住的东西,恨不得那嘴 也能咬住那岩石。那搭绊勒进肩胛,把骨头都要勒断似的,哪像流行歌曲唱的那样“荡悠悠”哟?所以人们把纤夫称为死了没有埋的人(煤窑的挖煤工则是埋了还没有死的人)。
    即使是重庆主城的两江沿岸,至今都还留有不少纤道遗址。那岩石上被纤藤磨出的一道道凹痕,似乎还在述说当年的惊心动魄。
    后来有了轮船。即使是轮船,也需要“拉纤”,不过不是人来“拉”了。葛洲坝工程建成之前,三峡里就还有好几个绞滩站。轮船上滩时,从船头伸出一根钢缆去,系在绞滩站固定的桩上,轮船靠自身的动力收绞钢缆,使船上行,直到过滩。虽与拉纤不可同日而语,但原理却是一样的。
    (3)搬滩

    大约是南宋时,渝黔边境处的乌江岸边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造成大量巨石滑入乌江中,形成乌江最险激的滩区——酉阳龚滩。从此,凡过此的行人都要转船,货物都要搬滩。所谓搬滩,就是把货物从上游或下游的船上卸下来,用人力搬过滩去,又装到下游或上游的船上。龚滩是通往酉阳、秀山及黔东北、湘西的咽喉要道,于是荒无人迹的悬崖上便密密匝匝建起了上千座木屋,且大多数是吊脚楼。每年货运高峰时,仅挑夫就达七八百人。
    龚滩并不是唯一的搬滩处。不少峡谷不能开出陆路,或者开一条陆路不划算,便只能在水中搬滩。搬运夫用肩扛着货物,涉水而行,其艰苦可想而知。有的滩虽也可行船,但太浅,船吃水深了就过不了,也需要搬滩。先把货物卸下船,待把船拉过滩后,再将货物装上船去。还有将船抬着过滩的,也叫搬滩。川江航道因地处山地,峡谷、险滩、漩涡、暗礁、顽石太多,人们想的办法也多。
    (4)人背

    笔者当知青是在忠县,当年一下船,只见那忠县人什么都过背,连粪便也背在背上。忠县旧县城建在山上,上下两条街,相差数十米,只有又高又陡的石梯相连,若用挑,是很不好走路的,于是只有背。笔者从小下力,不到十岁就学会了挑,下乡时挑个两百来斤不成问题。但因不习惯背,很闹了一些麻烦。经过一年半载,背惯了,才知道背有很多优越性。
    背的工具有背篼、背夹、背凳。专事运输的人都不用背篼。背夹用杂木做成,下部编有篾格以减轻对人的后背和屁股的压力,上部伸出两根木方,货物则捆绑在木方后侧。最常用的是背凳,用杂木做成,凳上可放货包、竹框。背凳小巧轻便,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搬运工具自身的重量。因货物重量主要落在了肩上,便于使力,行走也方便。力气大的,背两三百斤也快步如飞。上个世纪50年代,临江门有一搬运工用其背煤,竟能背400斤,比别人挑的还多。
    这样背,麻烦的是难以歇气,于是,重庆人又发明了打杵。打杵用杂木做成,丁字形,其脚端包有铁皮或缀有铁尖。行走时,可作手杖。若坡坎太高,手按在打杵上,还可助一臂之力。那铁尖在地上“打”在地上“杵”,天长日久,青石板路上就密密麻麻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凹坑。停下时,将打杵垫在背夹或背凳上,与两只脚形成三点,就可以歇气了。当然,这样歇气,得有一点技巧,否则一歪,连人带货都将摔倒。
    走进巴山,你看着那一长串背着小山样货物的背夫,一路吆喝着,在那山间的羊肠小道走过,你就会体验到重庆人的艰辛和顽强。画家罗中立有感于此,曾经画过一组“巴山背夫”图,在法国展出时,震惊了法国人。画得好当然是主要方面,但背夫的顽强意志可能也是一个因素吧。
    (5)滑杆

    旧重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轿子、滑杆,被称为肩舆业,意即以肩代车舆之业。坐轿当然好,但重庆城出城就是山,山路崎岖弯曲,梯坎陡峭,哪怕是两个人抬轿也难以走路,甚至走不了路。滑杆比轿子简便,两根竹竿绑一个凉椅就成了。虽然也是两人抬,却要把人抬得很高,也就适应了山路的崎岖,连真武山、老君洞那样的陡坡也能上去。
    抬滑杆很辛苦,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抬滑杆要求平稳,坐滑杆的人甚至可以在上面看书。上坡时,乘客头向下,出现倒立状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前面一人把抬杠从肩上放下来,只有手抬着,而且人还要尽可能把身子放矮,后面一人则相反,要双手将抬杠举过头,这样来保持座椅的平衡。抬轿抬滑杆都要求前后一致,合得起脚步才行。而山路又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于是就产生了抬轿号子,前呼后应,互相照顾。例如前面路上有水坑,前呼:“天上明晃晃。”后应:“地下水凼凼。”前面是弯路,前呼:“之字拐。”后应:“两边甩。”前呼:“横龙。”后应:“顺踩。”表示过水沟。前呼:“两头搁。”后应:“中间过。”表示过小桥等等。为排遣一路上的寂寞单调,也喊一些嘲笑富人的、述说苦难的和骂人的以及荤腥黄色的号子。
    解放前,重庆城各个码头上都有轿行,从事肩舆业的,可能有上万人之多。那时交通不便,年老体弱之人出门,都只能坐滑杆。笔者父亲年轻时就抬过滑杆。他说,那碗饭不好吃。如今,在一些风景旅游区,也有农民抬滑杆的。游客走累了,可以去体验一下坐滑杆的滋味。不过,你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去体验一下抬滑杆的辛苦。
    (6)索桥和溜筒
    重庆境内山既多,水更多。江河之上,峡谷之中,如果能修起桥来,那当然好。可是,那个时候,修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尚存的偃月桥座落在江北茅溪河上(正好处于大佛寺长江大桥北桥头下面),三孔石质卷拱平桥,长60米,高15米,就算当时重庆主城区内最宏伟最壮观的大桥了。如果是深山峡谷,如果江河湍急,就只有修建索桥。最早的索桥是用竹藤编织的绳索构建而成的。桥面绳索较密,上面铺上木板。旁边再拉上几根绳索作为护栏。有的索桥还用木架构成桥墩,以减少跨度。后来,有了铁索桥。红军长征强渡的大渡河铁索桥到如今已经有300年历史。不过,用竹藤架设的索桥现而今已经再也看不见了。
    人行索桥上,桥闪来闪去,摇摇晃晃的,虽然别有风味,胆小的人却不敢走。有一次到巫溪县宁厂镇游玩,那大宁河上就有两座这样的桥。同行的一位朋友刚走到桥上就害怕了,在我们一再鼓励下,他好容易才过了那桥。
    溜筒比索桥更险。一根缆绳(古时也是竹藤)悬在峡谷之上,下面吊一个竹篓,人坐在竹篓里,一下子就滑到了河心。然后用手攀援着竹藤,一步一步攀到河对岸。也有增加一根拉绳的,由河对岸的人把竹篓从河心拉到河岸。还有配有两根缆绳的,一根左岸高右岸低,一根右岸高左岸低,可以完全靠下滑力滑到河对岸,但也要另配一根拉绳,以便将吊篓拉回原处。如今的过江索道,其实就是借鉴了溜筒的原理,可以称为“现代溜筒”。
    其他交通工具(待续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人旧事~重庆特殊的交通形式和交通工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tv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