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是对生命的辜负,那我一定是“负债”累累了。
不能说最近,而是好长一段时间,也许从我离开桐木,离开牛角沟的那时起,或者我原本就不曾是,没有“起舞弄清影”的雅,更不具备风风火火的热。
窗前的旬河起起落落,那清澈恍若隔世,看不见回游的路,已经太久了。火车的鸣笛,拖着长长的尾音,让疲惫已久的神经,蓦地惊动;路边,一两树晚开的桂,只有走近时,才有暗香袭来,牵动浑浊的麻木,像是难得一次的放晴,一如火车的尾音,驶过。小城的秋,灯火里的暖,在雨脚如麻中,等待着一场秋高气爽,天朗云清过境。
远方,被难行的路堵到退却,当下,被路的难行隔成孤身。我心无旁骛地,走着一成不变的路,把纵横交错的选择交付,车水马龙的热闹,都寂静成路上的风景,三十楼的空中,我守着一室的冷冷清清——懒理文字不翻书,炒一碟菜,就几截短视频,消耗一个又一个冷冷清清的黄昏。
不敢小酌,不是害怕躺平无法消耗的卡路里堆积,而是怕举杯无法邀明月,对影依然是一人的酒,给冷冷清清,再添一杯寂寥。菜选绿色的,医生说,脾虚的人要多吃绿色果蔬。于是,苦瓜便成了首选,或小炒,或凉拌;搭配着鸡蛋、鸡丝、瘦肉、牛肉等荤菜炒,加点儿尖椒,拍点大蒜清炒——苦瓜兀自苦着,绝不沾染那些荤腥,反倒是那些肉类,沾了苦瓜的光。五味调和之道,菜蔬远比我们懂得。
其时,一直在想着《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巧妙设喻,比对鲜明,绝非是想难为孩子们,精神的三间小屋里,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如图索骥,不难明白。可真想要按此设计,修建自己的精神小屋,得先明白此间设计理念。毕淑敏没有用“一二三”来展开介绍,说明此“三间”是有层进关系的。这三者究竟该如何层进,关乎精神小屋的建造问题,关乎精神空间的建构问题,也是性格形成、品性修行的问题。
毕淑敏说,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我以为是在告诉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爱去拥抱你的世界,爱你身边的人,爱你所做的事,爱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日子,哪怕是冷冷清清,也要爱的风风火火,爱的温暖,谁会拒绝呢?
所事之事,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从事之心。对于盛放着我们事业的小屋,除选择的慎重之外,更应该调整的,是我们的态度。上课时我告诉孩子,虽然教育于我,可能不是最为相宜,但能看到你们眼里的光,微笑的脸,听到书声的朗,话语里的思想,我也一样“心乐之”,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那一刻,回馈我的,是孩子们精神的愈发愉悦丰盈。
我想起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成为自己。让孩子在我们的激励、唤醒、欣赏、引导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精神小屋,自主,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哪怕深度、高度、广度都还有些欠缺,尚且稚嫩,但至少应该着上自己的温度。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啊,看着两个班的孩子,阴晴明暗冷暖大相径庭,我忍不住大声疾呼。
可我自己呢,每天回家之后,想的最多的,还依然是——今天,苦瓜就着啥炒呢?
其实,提前抵达的寒意里,吃一顿烤鱼,烫一壶杆杆儿酒,是谓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亦为风风火火的冷冷清清。
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