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分钟》的团圆背后,影响孩子一生的私人逻辑

《三分钟》的团圆背后,影响孩子一生的私人逻辑

作者: 心迪董 | 来源:发表于2018-02-04 07:58 被阅读57次

    undefined_腾讯视频

    最近,朋友圈都在转陈可辛导演的这部用iPhoneX拍摄的短片。 大家一边感叹同样用iPhoneX, 导演的视角就是不一样;一边也被片中这对母子深深打动。同时,不得不说,妈妈对孩子的爱之深,责之切,却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了负面影响。 这也是这篇文章想要跟大家分享的。 

    妈妈因为在南宁到哈尔滨的火车上工作,一走就是6天,而且因为连续几年都是春节值班。过年也不能陪伴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小姨来照顾。为了让孩子能看到妈妈,有了这段月台上不到三分钟的母子见面。 

    影片让我们看到,在火车上工作,不能回家过年陪伴孩子的妈妈的辛苦。也看到了孩子渴望见妈妈的那份热切的期盼。 相信很多人都是带着泪花看完的。 

    除了感动心疼之外,视频中妈妈对孩子的陪伴和沟通方式却给孩子形成了负面的内在心理认知。 孩子心理认知,也就是私人逻辑是:我不够好,妈妈不爱我,所以她常常不陪在我身边。我必须要做好,妈妈才会爱我,如果我达不到妈妈的期望,以后就更见不到妈妈了。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私人逻辑?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人的观念,行为,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基于感知,诠释,信念和决定等四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而这四个方面被称为私人逻辑

    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私人逻辑:对待一件事情的感觉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诠释,从而影响对这件事情的信念以及最后的决定也会有所不同。

    在视频中,妈妈说到因为过年要妹妹帮忙照顾孩子,担心孩子不乖,麻烦到妹妹,于是每次见孩子,都会特别严厉。可分别后就又后悔了。

    孩子在童年期是特别渴望妈妈的陪伴的,如果爸爸妈妈没有陪在自己身边,孩子就会归咎为自己不够好,所以爸爸妈妈不和自己在一起。  孩子在小姨家,见不到妈妈很难过,可能每天都盼着妈妈回来。 而终于把妈妈盼回来了,妈妈却是严厉的教育自己。还吓唬自己说:“如果记不住乘法口诀,就不能上镇小学,就更见不到妈妈了。” 妈妈是吓唬孩子,希望这样帮孩子学会乘法口诀,将来上小学容易些。 而孩子并不明白是吓唬,他会信以为真,以为自己真的会见不到妈妈。

    这个时候孩子内心的感受是失望,难过,害怕。因为感觉妈妈不喜欢自己而难过,因为担心妈妈离开,担心见不到妈妈而害怕。 他对这种感受的诠释是:自己不够好,自己不可爱。 在这种诠释基础上的信念是:我必须做好,才能得到妈妈的爱。于是他决定:要努力做到妈妈期望自己做的事情,要把乘法口诀背会。

    视频中,孩子见到妈妈一句话都没有说,没有跟妈妈亲近,就是努力背诵乘法口诀,妈妈觉得时间不多了,想打断他,旁边的小姨说:“让他背完吧,他已经背了很多天了。 ” 着急地背着口诀,担心自己忘记,担心自己被不完的小男孩儿,内心是多么渴望被妈妈看见,渴望得到妈妈的爱。最后,孩子终于在火车车门已经关上,但是还没有启动之前,成功的背完了口诀。他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放心了,因为他可以去镇上的小学了,他可以见到妈妈了。

    可能会有家长说,这不是很好吗?管它是吓唬还是什么方法,最终妈妈想让孩子背口诀的目的达到了。而且孩子有这样的内在认知以后会更听妈妈的话,不是一举两得。

    听上去很合理,实际是错误的。 因为如果孩子有这样的私人逻辑,他内在会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如果哪一天自己没做到,是不是妈妈就又会离开自己。 他会很努力做个讨好者,隐藏自己的想法、感受,只要能让妈妈高兴,只要能见到妈妈就好。 讨好型的孩子未来会活地很辛苦,很累,他并不关注自己内心是怎么想的,自己想做什么,更多是考虑妈妈的感受,周围人的感受。只有让别人满意,才有归属感,才有价值感。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可能会放弃努力,自暴自弃。当他一次次讨好,一次次努力达到爸爸妈妈的要求,但是发现父母还是会有更多要求的时候,他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自己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爸爸妈妈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就会自暴自弃,不再努力。想一想,这些是我们期待孩子长成的样子吗?

    印度电影《拥抱生活》(又叫美好的人生)中的女主角,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被爸爸妈妈放在爷爷奶奶家,为了能够让爸爸妈妈接自己回去,她听爷爷的话,给妈妈写了很多信,因为她相信,只要给妈妈写信,妈妈就回来接她。然而,妈妈终于回来了,却告诉爷爷,因为生意不好做,他们还是不能把她带走,必须继续住在爷爷家。 从听到妈妈跟爷爷对话的那一刻开始,她突然失语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再跟任何人说话,放弃了努力。 

    长大成人后,她漂亮,有才华,但是叛逆,与父母的关系很糟糕。而且,她总是无法处理好自己与异性的关系,总是在两人相处很好的时候就先提出分手,害怕进一步发展到婚姻关系。直到遇到一位心理医生,才发现原来是童年那段被父母留在爷爷家的经历,让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她那个时候的私人逻辑是:最爱你的人会伤害你,会抛弃你。 因为害怕再度受伤,她总是在关系亲近之后就先抛弃别人。

    孩子的感受特别敏锐,但是诠释能力却很差,常常会因此而感受产生错误的认知。如果父母不了解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就有可能以爱之名,伤害到孩子。比如严厉的惩罚孩子,甚至打骂孩子。比如吓唬孩子说不要他了,吓唬孩子说以后再这样妈妈就走了等等。

    童年的主要感受,会变成成年后的情绪状态。童年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对于孩子长大后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于视频中的妈妈,有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我邀请各位读者回想一下,在你童年的时候,父母曾经说过哪些话,或者做过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被鼓励,或者感受到被打击被否定?当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因此形成了怎样的信念和决定?

    看完上面这段分析之后,不知道大家是否对这位母子又多了一份心疼。一个因为无法陪伴充满自责,又想努力去爱孩子的妈妈。 一个努力去向妈妈证明自己,希望得到妈妈的爱的孩子。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孩子不等于懂孩子,不等于理解孩子。

    要想打破负面的私人逻辑,就需要改变父母带给孩子的感受。 针对上面视频中的状况,妈妈可以怎么做呢? 

    1、亲密时光,提升陪伴质量。因为妈妈的工作性质改不了,每次六天的分别是必须要面对的。 那么妈妈可以在有限的陪伴时间里提升陪伴的质量。 创建属于两个人的亲密时光,确保爱的传递。常常妈妈们认为的陪孩子,就是真的“陪”孩子,没有完全融入到与孩子的玩耍中,交流中。如果妈妈在家的日子里,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些亲密时光,哪怕每天只有半小时,但是那半个小时就是全然的和孩子在一起, 跟孩子一起笑、一起疯。

    2、在彼此分开的日子就里,可以跟孩子做一些小约定。比如给孩子留一个代表妈妈的爱的信物,孩子可以在想念妈妈的时候看看;或者约定每天晚上在心里彼此说:“我爱你”。让孩子在心里面感受到妈妈和自己在一起。

    3、如果有机会,在假期,妈妈可以带着孩子坐一趟自己工作的列车。给孩子讲沿途的故事,告诉孩子妈妈每天在火车上做什么。孩子真实的感受到之后。 就会放下因为自己不好,妈妈才离开的错误信念。 他知道妈妈离开是因为工作。这种真实的体验和妈妈口头告诉孩子“我是去工作”对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未来孩子再想妈妈的时候,也会有个画面感,妈妈在火车上工作。 

    方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妈妈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孩子的影响,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才能做出让孩子感受到价值感和安全感的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分钟》的团圆背后,影响孩子一生的私人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ap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