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个人从出生就在面临各类各样的分离,可以说整个生命历程就是在无数有形和无形的分离中逐渐推进的。
大家只要在开学期间去幼儿园就可以了解到分离对人们来说是多么痛苦,3、4岁的宝宝抱着妈妈的腿大哭,吵着“我不要上幼儿园,妈妈不要丢下我”。
被分离折磨的还不止是孩子,对于有的妈妈来说,分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妈妈会时不时偷跑到幼儿园,偷偷从窗口看望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安全。
2、分离焦虑带来了哪些影响?
在接触心理学以前,我并不了解分离对我带来的影响有多大有多广,现在回忆起来在我人生重要的许多阶段都被分离充斥着。只要是和我心灵有连接的人,面对他们忽然的离开都会让我陷入失控的状态,像是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无法左右他人的抉择,因而陷入无力当中,变成一个被遗弃的小孩,恨不得紧紧跟随而去,接着变得伤感和低落。
在生活、工作、人际、情感中,这股潜意识的动力会让我通常在人生的大小节点上倾向于做避免分离的选择,而有的时候这些选择并不明智和适用。
其实并不知道要怎么描述以前到现在我经历分离时候的感受,只知道上学之后我很在意朋友,因为不喜欢回家,总是爱创造各种理由让我在朋友家住一晚,或者和朋友晚到很晚。
等我再大一点的时候,就跑到外地去上学、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小升初和初中升到高中时,刚开始总会有一个阶段,我处在一种抑郁孤独的状态里。
现在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因为我和以前的朋友分开了,即便还是能够见面,但是那种断开的感觉特别强烈,仿佛我已经失去了她们,失去了过去我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光。这种孤独的感觉强烈到有时候,我感觉好空,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不知道生命有什么意义,好像身处在宇宙中,空空荡荡。
工作之后,我也遇到了很多温暖的人,就是在不经意间,这些人给到的支持、鼓励和温暖,我才感觉到存在的感觉,与人建立连接的意义,也算一种被看见的力量吧,可能就是因为这部分的缺失,更让我难以接受变动,例如离职这类很平常的事情。
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李小龙说:“分离首先意味着丧失,任何一个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亲友的人都知道,他将要在一个缺乏原来的很多资源的环境中去接受和应对挑战,承受孤独。每当这种时候,混合着留恋、哀伤和期待的感情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才梳理清楚分离带来的种种情绪:丧失,哀伤,孤独,无意义感,留恋......
3、分离焦虑是怎么来的?
要说分离焦虑是怎么来的,我所学的知识还不能完全说明,只能从自己的经历来分享。
我是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一直到6岁以后被父母接到身边,因为学了心理学,总难免会自我分析,于是我就想,以前父母总是时不时回来看我,但是也时不时突然就离开,所以我长大之后非常讨厌忽然找不见人的感觉,离别的时候总是很难受。前几年看《爸爸去哪儿》,Kimi的有一段很触动我。林志颖不得已要去做任务,而Kimi又很粘他,不得已之下,他趁着Kimi走在前面就突然跑走了,然后留下Kimi一直在找他,又难过又慌张。
父母这种反复的忽然出现、消失,让我一直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稳定的客体关系,以致于我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有距离感,建立的关系也很难亲密无间,能让我感到安全,仿佛越近的关系,越容易体会到失控和无力。即便是恋人或者是闺蜜,隔了一段时间再见面,就会让我感到陌生,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才能恢复。或者也可以解释为,没有建立足够信任的依赖关系,所以也承受不住分离的恐惧。
最恐怖的强迫性重复是体现在亲密关系中,过去当我体会到莫名其妙的拒绝和抛弃的时候,会让我有股蛮劲,就是不接受现实,不能够理解,想要找到原因,一定要得到一种确定的回应。
得不到的时候就陷入一种我不值得被爱,被很好地对待的悲观里,同时将过去被强制性分离的愤怒发泄到对方身上。即便知道是糟糕的关系,也无法果断的离开,在深渊里一次又一次感受骨和肉撕裂开的痛楚,就像曾奇峰说的,就算是糟糕的关系也比没有关系好。
一边否认需要关系,一边拼命去抓住关系。但实际上抓住的时候,关系本身已经不具备吸引力了,吸引我的只是那种重复的体验。我以为我想要找安全确定的感觉,其实是在重复熟悉的感觉。即使在关系中,我也不相信这是真实的,即便是在不安中,也是我真实体会到的关系,而我相信这才是属于我的真实。而这常常会让我忽视真正意义上善待我的人,被这种不确定感、不安感所吸引。只有当我停下来面对内心的伤痛,才能够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爱,确定自己更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发展爱与被爱的能力。
以上算是我分享的以往从朋友、父母、恋人、同事关系中,分离带给我的影响,以及我会有的反应。
04、怎么样才能摆脱分离的痛苦,拥有与人建立紧密的关系的能力呢?
老实说这条路有一些漫长,面对是最难的部分,然后才有机会疗愈。在生命中或许偶然遇到的某个人打破了你对关系固着的观念,这个人可能是老师、朋友、恋人、心理咨询师、偶然遇见的陌生人等,他们刷新了你对亲密关系,对分离的体验,让你能够建立正确的分离认知,充分地相信分离不是死亡,不是关系的断裂,即便是分开了,你们的关系还在,感情还在。
分离存在伤感,也能够让人成长和独立。
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叛逆,这更多是家长主观的判断和感受,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主意识,要开始建立自我与身份同一性,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想要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让家长体会到了一种分离的危险气息,从前那个可爱的,把自己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孩子好像离自己越来越远了,于是家长开始觉得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叛逆了,陷入到焦虑和控制当中。这个时期的父母若是能够理解到孩子独立的需要,能够放手,孩子就越能成为自己,能够独立思考自己的身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一次的分离都会让我们失去一些可以依托的东西,比如父母曾经的呵护。当我们独自一人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我们学会了照顾自己,尝试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原先完全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部分,现在逐渐由我们自己来做到,我们也就真正意义上的长大了。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