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以文会友
她是范雨素,雨是秋天的雨,素是尺素的素

她是范雨素,雨是秋天的雨,素是尺素的素

作者: 倪慢慢ing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00:05 被阅读30次

文/倪慢慢

雨是秋天的雨,素是尺素的素。

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她尝尽了寒凉滋味,手执毛笔,一字一句写下自己的故事。她说,“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将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但她并不屈服,就让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她仍然想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精神欲望。”

她是范雨素。这样一个悄悄的名字,在几日之内迅速蹿上热榜,为数百万人所熟知。人们交相谈论着有关她的一切,忍不住“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含着泪,一读再读”。

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她又究竟有何不同呢?

她的故事是一颗洋葱

范雨素的故事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被层层外皮包裹住的洋葱。你循着她的故事慢慢地走进去,剥得有些心酸了,回头一望:原来那颗心就是她最初的样子。

洋葱的最表层,是一个个显见的身份标签:育儿嫂丶农民丶弱势群体丶中辍生丶外地打工者,甚至“又一个余秀华”。这些标签覆盖在故事的轮廓之中,极大地俭省了认知资源,让人们得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对“范雨素”的基本认识。即便这个认识,并不那么准确,但却足以成为一个兴味的开端,在信息的洪流中起航,一步步的驶向更深丶更大的好奇。

随着这一层的洋葱皮掉落,逐渐展露出范雨素真实又脆弱的部分:她从乡野走来,又在底层挣扎,阶层固化似乎是她难以逃脱的枷锁。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阶层固化是“代际传递”不断叠加丶扩大后的结果,不仅涉及到物质层面,也牵涉到情感与心理层面。亨利·马西与内森·塞恩伯格两位博士曾经进行了一场跨越三十年的纵向研究,他们观察了来自不同家庭的76个孩子,如实地记录下他们在早期家庭中的互动经验与随后的发展脉络。结果发现,以原生家庭作为参照框架,这群孩子当中发展不如预期的有8人,超出预期的则有7人,而其余61人——无论他们最初的家庭型态是社会底层丶中产阶级或是精英群体,30年后他们依然处于与原生家庭相同的阶层之中。

很显然,范雨素的身上也背负着家庭所赠与她丶又剥夺她的那部分感受,而她的两个女儿也同样延续着这个家族的罪与罚丶苦与乐。她们有所不能,有所不为,这正是洋葱皮的第二层。

但是,故事并不仅仅到这里为止。在洋葱的最内核,我们看到背叛与成长,以及深深的爱与勇气。按照心理学家比昂的观点来看,范雨素无疑是一个拥有很好的“阿尔法功能”的自体,她能够将忍受不了的情感元素β,转化为忍受得了的情感元素α,将命运丢给她的凄风苦雨,化为笔下的文字丶精神世界里的诗与爱。

她无法忍受破碎的婚姻,于是就转身走开;她无法忍受乡下坐井观天的日子,于是就放弃民办老师的工作,孤身去北京打拼;她无法忍受自己仅仅作为育儿嫂而活着,于是用纸笔写了十万字,郑重万分地敲进电脑里。

这是她对命运的反击。深究下去,她勇敢反击的底气,正是爱,来源于母亲的深深的爱。母亲在范雨素的生命里扮演了一个好客体的角色,既是她的安全港湾,给予她情感上的包容与支持,也是她的安全堡垒,允许她在真实的世界里冒险。她写作《我是范雨素》这篇稿件的初心,即是“为了回报母亲的爱”,想要为老人做些什么。

这世界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

洋葱的核心即是爱。爱在范雨素的家族里是流动的,从她的母亲流到她身上,又从她自身流向她的女儿。81岁的老母亲在寒风里奔走,为她“不成器的儿女”争取权益;44岁的范雨素洋洋洒洒写下七千多字,她拥抱每一个身体有残疾的流浪者,拥抱每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病患;20岁的大女儿双手捧着饮料,送给门口拾掇废品的流浪奶奶。

如果说“贫穷”是这个家族的“代际传递”,那么,爱也是。这或许目前还无法令她的家族冲破社会阶层的固化,但却让同样平凡的你与我看到一些希望。人们摇旗呐喊丶鼓劲加油,也在为自己加油;人们如数家珍地说着她的事情,其实也在谈论自己。

“后来,我琢磨,他们的前生是帝王将相,今生是草芥小民。所谓的高层丶底层都是同一个灵魂。”

她是对的。亨利·马西与内森·塞恩伯格在他们三十年的研究中发现,不管处于何种家庭,也不论社会阶层的高低,人们都在寻求与他人的情感连结,寻求爱与了解。后来,他们将研究结果写成了一本书,即为《情感依附》。

某种程度上来说,自我与他者之间又何尝不是存在着一种情感依附呢?以范雨素为镜,你与我纷纷在她的身上投射着各自的欲望与恐惧丶期待与失落。她的笔调是平缓而干净的,平视自身的遭际又隔着一层不近不远的距离。旁观的人们亦能参与其中,在她的故事里眺望自己的一生。

相关文章

  • 她是范雨素,雨是秋天的雨,素是尺素的素

    文/倪慢慢 雨是秋天的雨,素是尺素的素。 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她尝尽了寒凉滋味,手执毛笔,一字一句写下自己的故事。她...

  • 范雨素:我是范雨素

    1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我是湖北襄阳人,12岁那年在老家开始做乡村小学的民办老师。...

  • 《我是范雨素》,我不是范雨素

    我在路上,碰巧看到范姨的文章,我认真的读了一遍。 范姨的文章里诉说的很多事情我都感同身受,我也是众多平凡而普通庸...

  • 转载:范雨素《我是范雨素》原文欣赏

    范雨素《我是范雨素》原文欣赏 日期:2017年04月26日 来源:24FA综合 范雨素是湖北人,来自襄阳市襄州区打...

  • 范雨素走红网络:来自草根的生命力量

    范雨素红了。 范雨素是谁? 4月24日,伴随着一篇名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在朋友圈迅速刷屏,人们开始拿起放大镜窥视...

  • 范雨素

    《我是范雨素》火了朋友圈,不过,我没有在我的朋友圈看到。 我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提到了这篇文章,我是因为喜欢文字而关...

  • 范雨素

    《我是范雨素》在朋友圈里铺天盖地地转,确实写得好。好多人都跟着感慨一句写作是个天赋活,这是老天爷赏饭吃。我不这么想...

  • 范雨素

    暗夜里的秃子,需要时常剃头才能保持光亮,却被一群在黑暗的屎里待久的人当做圣迹存在。 一边喊着农民工不易,一边死踹着...

  • 看到范雨素爆红,我的内心是欣喜的

    一夜之间, 我们对范雨素刷屏, 无论是简书还是微信号, 大家都在争相说着这三个字——范雨素。 范雨素是谁? 她, ...

  • 范雨素的爱与恨

    最近几天《我是范雨素》在朋友圈中火了,被疯狂转发,范雨素突然间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或者说范雨素现象成了人们关注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是范雨素,雨是秋天的雨,素是尺素的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vj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