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网络图片(肥头大耳)蚱蜢,在上海话中发音为“蝈蜢”。它们喜欢趴在路边的灌木丛或者是绿叶作物上,当你缓步走在路边,如果你眼神好的话,没准就可以发现有蚱蜢的身影。当你好奇想靠近看个清楚时,它们又一下子跳开了。可能到了旁边的另一株植物,也可能在地上,当然也可能还会跳到你身上做一个暂时停留。如果女生遇到这样,免不了一声声惊呼。
你也不用害怕,它们一般也不会咬人,就是一种蹦蹦跳跳的性格。在上海农村常看到的蚱蜢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绿色,另一种是灰色。这颜色应该是它们的保护色吧,如果你不注意的话,还真的难以发现那一片绿色的叶片或枝条上静静地趴着一只蚱蜢,一阵风吹过,它们蹦得老高,转向另一片绿色。
蚱蜢的身材一般都很苗条,尖尖的脑袋,还有小细腰,看着就觉得纤细的感觉。可查了一下百度,说蚱蜢就是蝗虫,总感觉和自己意识里的认为有点格格不入。蝗虫有点肥头大耳,尤其时腹部都是鼓鼓的,有点像蝈蝈的感觉,这蚱蜢怎么会是蝗虫呢?一说起蝗虫,在脑海里就会出现那种漫天飞舞的黑旋风,它们的经过之处就会是寸草不生的惨状。蚱蜢一类的小昆虫确实也是以嫩叶嫩芽为生,可还真的没发现它们是怎么吃东西的。在田野中看到它们时,就静静地趴着罢了。也许它们没有那么大的成群规模,所以一时也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吧。也可能我们看到的这些蚱蜢属于那种比较“温和”的蝗虫吧,看到它们在草坪上或枝头上跳着走,就像是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子蹦蹦跳跳放学回家的感觉,总会莫名有一种怜爱的心理,虽然明明知道它们确实是害虫。
有时在田野里,偶尔你可以看到有青蛙甚至是蟾蜍(癞蛤蟆)嘴里叨着它们的身体,那触须还露在青蛙的嘴外,那一动一动的触须,看着还有点内心不忍。但这也是大自然的规则吧,或许就是有了这些益虫的功劳,才能确保这些小虫子成不了气候,造不成危害。
看到蚱蜢,就会想起上世纪有一个歌唱组合“草蜢乐队”,草蜢,不就是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的蚱蜢吗。组成乐队的那几个富有朝气喜欢蹦蹦跳跳的男孩,他们的歌曲似乎也体现了这种曲风,有时还时不时还在脑海中回响。“失恋阵线同盟”“宝贝对不起”等等,有时偶尔去大商场,还能听到这久违了的欢快歌声。听到这歌声,似乎又看到在田野中自由蹦跳的蚱蜢。
2022.8.31
沪上 北风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