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文评论
评诗(35)长使英雄泪满襟

评诗(35)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者: 王卓族 | 来源:发表于2017-05-01 09:17 被阅读43次

    题目一行七言句,录自杜甫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因怀古而感喟, 连读者也受到感染.勾起当时那页历史的回顾.

      东汉末期, 群雄争霸战乱. 当时,隐居隆中的诸葛孔明,接受刘皇叔邀请, 出山辅助匡扶汉室. 几经征尘建立蜀国,开创了三分天下而治的局面. 诸葛亮所写《前出师表》,表明了自己的心志.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过度劳心劳力的人往往没胃口. 长久思虑,食少劳多,正犯养生大忌.结果,孔明病卒于五丈原军营中,年仅五十三岁.英年早逝,壮志未酬.这是一桩历史的教训.

      诸葛亮心高气厚, 号称卧龙, 自比管仲和乐毅. 他事无大小都不假手于人,必定亲耕力锄. 诸葛一生唯谨慎, 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  凡做大事者,理应度量大方,用人沒疑地让他们自由发揮, 相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民主集中制是最强大的领导法则.形成强大的智囊集团, 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只可惜智者千虑,总有一失.孔明揽尽天下事而拖垮了自已. 他人不敢全力相助 .造成身后人才凋零,真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蜀国终归司马氏.令诗人及读者惋惜不矣!

        此首七律, 诗意深远, 借古可以悟今. 诗人先写景,后抒情.触景生情自然入诗境.感觉是两首绝句合成一首七律. 按照常规,中间四行两联必须对仗,首尾各两行允许无约束发挥,可任由散文入句. 《蜀相》的结尾两行却最为精采:“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传诵成为千古名句.

        可见,文采精美不在格律,而在于活化艺术.更重于真情流露. 若纯粹去作诗,定会在词饰上下功夫,表达肤浅且华而不济. 游览艺苑春色,入眼只取一枝.已经够了.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怀古空对惆怅,  一时间也没心情说下去了.

相关文章

  • 评诗(35)长使英雄泪满襟

    题目一行七言句,录自杜甫的七律《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英雄

    身先士卒未出师,泪满长襟非英雄

  • 无题

    这世界有什么不好 —— 烟花满天, 繁华满地; 这世界有什么好 —— 长使英雄泪满襟...... 礼赞伊洛...

  • 练字打卡

    曲曲折折 写得弯弯曲曲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七绝 天命自嘲

    知命无风动夏心,月华不忍上残琴。 春山己白几千里,长使英雄泪满襟。

  • 中国之脊梁

    古代常有诗人唤英雄,如杜甫在蜀相中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辛弃疾“所有英雄无觅孙仲...

  • 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时代 『错』 钟南山就是

    提起英雄,不由得让我想起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绝...

  • 英雄泪满襟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隶书 蜀相 杜甫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

  • 七绝·秋雨寒

    一夜秋风遍地金,迷濛细雨颤冰心。 缤纷曳曳痴情债,长使英雄泪满襟。 (中华新韵·九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诗(35)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sf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