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值:消费频率
消费频率是客户在购买时间内的购买次数。客户购买频率的高低是客户品牌和店铺忠诚度的体现,我们可以说消费频率搞的客户,也是对店铺粘性最高的客户。增加客户在店铺里的购买次数,意味着减少客户在别的店铺的购买次数,意味着从竞争对手处偷取市场占有率,从别人手中赚取营业额。
由于F值是固定时间内(一般是1年)的购买次数,而购买频率受限于品类宽度,品类宽度越小F值的基数和差异也会越小。举个例子:京东如果只卖3C数码,即便是京东的忠诚客户,可能1年也就买3次。现在京东也卖图书和百货,由于品类选择一下子多了,京东的忠诚客户不但会来买3C数码还偶尔会买图书和百货,由于图书和百货相对3C数码而言的消费周期更短,客户会频繁消费,F值就可能从1年3次变为5次,这也是为什么京东和其它B2C平台不断扩展类目的原因。
由于一般的淘宝店铺不像平台一样有足够的品类宽度,将传统的RFM模型中的F值的计算方法用于专营某个细分类目的淘宝店铺并不合适。因此,对于一般的网店在运用RFM模型的时候,会把F值的时间范围去掉,替换为累计购买次数。
下图,统计的购买频次是按客户在店铺的历史消费次数进行统计的,在计算之前做了订单合并(1个客户1天内购买多笔订单,自动合并为1笔订单)处理,该店铺的购买频次特征如下:

1)购买1次(新客户)占比为65.6%,产生重复购买(老客户)的占比为34.4%。
2)购买3次及以上(成熟客户)的占比为17%,购买5次及以上(忠诚客户)的占比为6%。
数据分析:影响客户重复购买率的核心因素是商品,因此重复购买率不适合做跨类目对比。比如食品类目和女装类目:食品标品,产品的标品化程度越高,客户背叛的难度越小,越难形成忠诚客户;但是相对于女装,食品消耗周期短,购买相对容易产生重复购买,因此跨类目的重复购买并不具有可比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