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穆棱词考散文
穆棱词考之十九:旭日阳刚

穆棱词考之十九:旭日阳刚

作者: 凴欄觀濤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09:50 被阅读0次

一段农民工版的《春天里》火了两个打工的草根,一个王旭、一个刘刚。

王旭是商丘人,刘刚是穆棱人,两个天南地北的人为了有个更好的未来“北漂”在了一起。于是2010年9月28日,在北京的一间出租屋内,有了这样一幕。

“开始吧。”王旭光着膀子,像素不高的镜头从他摇向同样光着膀子的刘刚。刘刚手拨吉他:“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刘刚第一段刚唱完,话筒被王旭“抢”了去,他左手还夹着香烟:“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凌乱不堪的陋室,两个光膀子、肌肉结实的男人,沙哑的嗓音,对生命忧虑的歌词,加上啤酒、香烟和雄性荷尔蒙的气息,这些奇怪的元素组合在一起,终于酿成感动无数人的催泪剂。“旭日阳刚”组合从此诞生。

做了10年流浪歌手的刘刚,和他的伙伴王旭一起唱着《春天里》,从地铁车站的地下通道走向CCTV的《星光大道》,走进2011年央视春晚,成为全国人吃年夜饭时充满赞赏和兴奋的津津乐道。

刘刚这个2003年退伍后就开始“北漂”的穆棱小伙儿看起来朴实憨厚,甚至有点木讷。他这些年做流浪歌手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他说他陷入了“自己和自己打仗”的状态,面对的是艰辛、无奈、等候,付出的是青春、激情、希望,获得的是坚强、坚持、乐观。

文化是一种力量,“旭日阳刚”用歌声对现状、对未来、对幸福的嘶喊,和更多的底层声音汇成一股洪流,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对农民工生存需求的强烈关注,对农民工为城市化做出的贡献进行深刻反思,对农民工如何真正走进城市做出了通盘设计和全面推动。

他们能登上春晚舞台本身就是一个证明。

相关文章

  • 穆棱词考之十九:旭日阳刚

    一段农民工版的《春天里》火了两个打工的草根,一个王旭、一个刘刚。 王旭是商丘人,刘刚是穆棱人,两个天南地北的人为了...

  • 穆棱词考之五:九 站

    九站是从海参崴一路排过来的火车站名。 1898年,由俄国人在中国境内建设的东清铁路开始动工了。这条铁路从海参崴(符...

  • 穆棱词考之四:雷 锋

    雷 锋 雷锋是个村名,在河西镇。 初次听到这个村名,我还以为是文革前后为了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把原来的村子现改的地...

  • 穆棱词考之十五:豆 筋

    豆筋不是穆棱人的首创,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豆筋却是穆棱人最先尝试的。 豆筋的生产主料是黄豆。黄豆经过磨成豆浆加热后,...

  • 穆棱词考之十三:靰 鞡

    靰鞡(wùla)又写作“乌拉”、“兀剌”,是满语对皮靴的称谓,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建国后,那种黄牛皮靰...

  • 穆棱词考之六:飞 机 场

    飞机场是日本人的飞机场。穆棱这点地方,竟然修了两座。一座在县城八面通镇东南,一座在穆棱镇北大屯南,都是伪满时期侵华...

  • 穆棱词考之八:马 架 子

    “马架子”是“闯关东”人住的临时小草房。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在瓜地里还能看见一些,住着看瓜人。 老辈人告诉我们...

  • 穆棱词考之七:山 东 村

    山东村全是山东人。 进了这个村,到处听到的都是山东话,连满地乱跑的光屁股小孩都是一口纯正的山东口音!要是不看周围环...

  • 穆棱词考之九:八 号 坝

    多么赫亮的名字,至少在我感到平仄有力。每次坐公共汽车路过莲河林场的时候,总能听到这样的争论:这是莲河,还是八号...

  • 穆棱词考之十:大 寨 山

    下城子镇仁里村有座大寨山。山上层层叠叠都是水平梯田,明石砌边,不用胶泥,自然错落于山腰之上,远观如一幅意境悠远的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穆棱词考之十九:旭日阳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tnm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