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装(安读《庄子》第九篇)
外篇之二《马蹄》
《马蹄》共分两章,主旨是抨击政治权力不仅扼杀了人民淳朴放任的自然本性,也造成了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
本篇仍是简短,可言辞依旧犀利。庄子开篇即借“伯乐治马”的故事,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权者的“治”,实质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扼杀,是毁道德以为仁义,给天下人造成了无穷的祸害,而民乃始踶跂好知(即竞相逞勇斗智),争归于利,不可止也。
历史上确有“伯乐”。此人姓孙,名阳,字伯乐,秦穆公时人,善于识马、治马。
庄子认为马的喜怒原本是很直接、很率真的,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可是伯乐治马以后,马就变得机巧滑头,为了摆脱加在身上的各种束缚,千方百计与人作对。原本单纯善良的马之所以变成这样,伯乐之罪也。人也是这样的。天下人织而衣,耕而食,含哺(即口含食物)而熙(同嬉,嬉戏),鼓腹而游,民风淳朴、快乐自在。可是,一旦施用仁义礼乐加以教化,人们就会失去常性而变得机巧伪诈、争名夺利,此亦圣人之过也。
庄子依旧絮絮叨叨,依旧苦口婆心,依旧在“想当年”,可是时代早就不同了。最简单的例证,庄子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即偏私),命曰天放。战国时的手工业和商业虽然是“末利”,可是经历春秋时代以后,已经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为主要地位的小农经济提供了有力的补充。除了种地以外,人民有了多种渠道的“得”,物质生活丰富起来。另外,人口随着农业发展迅速增长,五百户组成为“一党”,宗族日益庞大,同宗同族的私心观念也逐渐增强。这些变化,都是天下人即将和要争名夺利的“因”。混乱局势下如果没有仁义礼乐和法度,人之常性是难以唤醒和追回的。由此看,庄子的思想略不易操作并且见效缓慢。
庄子说,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再次说到无知无欲,不要有机巧之心,不要有多余之欲,这是保持常性的办法。我在想,我们不停的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进取,让一切皆有可能;还是为了坚守,让本性不受干扰。或许,我们会在时间和经历里找到答案。
罗龙治先生说,庄子的自然主义是把人从无知带到有知,再到超越知的第三重境界。我觉得那就是一种“无知的有知”,是大智若愚,是大彻大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