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盼盼给我抱怨说:她忙了一天一回寝室,室友在‘腾腾腾的跳绳,她就随口说了一句,“不要在寝室跳绳,很吵还会有灰尘”室友回应她“我就想在这里跳而且其他人都没说什么……”
难道她们不说就代表你做的‘‘对了!!!’’
前两天读到梁文道在一次演讲中对教养做的阐释:
很多年前,余世维讲过一个案例,他说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看。
也许客人和阿姨永远不会见面,阿姨高看这一眼也并不会对客人有什么影响,但这就是教养,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显宝贵。
那教养是什么呢?
我想, 教养是心中的分寸,是言行的适度,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对等和容纳。
2
《礼记》有云“君子约言,小人先言”,意为君子说话小心谨慎,小人说话妄言妄语。
生活里总是会有小人,打着各种幌子,口无遮拦,尖酸刻薄。
小区花园里,小朋友在追打嬉闹。
A和 B对话。
“你家宝宝脚上的鞋子多少钱啊?”
“没多少,网上买的,八十多”
“哟,那肯定不是正品,正品的话要好几百呢,我前两天在XX商场给我儿子买的打折的还500呢,仿品肯定质量不好,网上没什么好东西,要买还是去专卖店,省钱不能省到孩子头上......”
B笑了笑走开了。
A接着转向C,"你说买鞋还买仿品,肯定是虚荣心作祟,没钱买正品就不要买这种牌子的嘛,显得更土......"
教养和钱没关系。
无论你是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在教养这个话题上,人人平等。
这种不在乎别人感受,没有善意的聊天,请闭嘴!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你的事关我屁事,我的事关你屁事。
3
同样,更多的是教养展现的人格魅力。
知乎上有个叫程程柯的女孩写到这样一段经历:
一天加班回家,正在一楼等电梯,随后走来两个男人,他们满身酒气,女孩下意识有些害怕,生怕他们耍酒疯。
不一会儿电梯来了,她进去之后见两人一直没动,就问:”不进来了吗?”
其中一男的红着脸说:“我们一身酒气怕熏着你,也怕吓着你,你先上去吧,我们等下一趟。”
女孩的故事惹得一票网友大呼绅士。
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出醉酒人的修养,一种透出骨子里的教养,不分场合,让人如沐春风。
我想那些所谓的“酒后失德”,无非是一些没有教养的人在犯了错误之后为自己开脱的幌子罢了。
教养就是这样一种说不出的美好。
4
前几天追了一部电视剧《凡人的品格》中有一个这样的桥段:
小混混陆非被领导安排开车接畅歌赴宴,等红绿灯之时,旁边同样在等红灯的马达趁机对畅歌调戏,一怒之下的陆非和马达展开了飙车大战。最后以马达进医院做手术收场。当然,陆非也为此付出了600万私了的代价。
本来可以对这种调戏良家妇女的垃圾人置之不理,一笑了之的,到最后把自己也搭了进去,未免有些可惜。
在这个脾气暴躁的社会,遇到垃圾人让一让,无须介意!只要微笑、挥挥手、远离他们,然后继续走我们自己的路。这也无失为另外一种味道的教养。
5
其实,教养的本质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是分寸一是克制。
公车上,一熊孩子吱哇乱叫,妈妈轻轻的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孩子立刻安静了,这就是教养。
地铁里,孩子把爆米花撒在了车厢,父母跟孩子一粒一粒捡起,这就是教养。
等地铁时,祖孙三代,在孩子问门口小脚丫的标志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家长耐心的解释这是排队,并且一家人做出排队的样子,这也是教养。
开车时孩子把刚喝完的饮料瓶顺手扔出车外,爸爸在确定安全的时候停下车,把瓶子捡回来,并对孩子进行了教育,这同样是教养。
教养,不只是表现在言语,还有行动上,不只是对自己,也包括对孩子。
作家黄昆岩曾在《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写到:
教养有如一阵风,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
要尊重、善待他人,
说话做事要有分寸,
要保持心胸宽阔,人艰不拆!
同样,教养也是不可一蹴而就的,
它是细水长流,
它是点点滴滴,
它是经过不断学习提升而来的。
所以,
从现在起,
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做个温暖有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