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海之行是带着被我自己赋予的使命的,所以我会关注着可能连接我的目的地的一些消息,并主动与它们建立联系。
微信里有几个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的关于心理学的公众号,我不记得我是从哪里开始关注的友x人。虽然它会比其它一些公众号给我的印象深一些,但是也没有特意去留意过它,只是像对待任何一个公众号一样让它安置在那里。印象里它似乎没有那么的商业化。当看到推送的消息里有线下活动的号召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真枪真剑地见一见才能见真知的呀。发起人介绍她的背景时我印证了我的感觉是对的,这确实不是一个大型的商业组织,它只是由个人的一腔热爱发起的一个心理知识科普的公众平台,组织很小,小到正式员工只有一个人。这个模式其实和我想要的模式有一些接近,只是我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支撑自己去实际做些什么。几年前,刚刚开始踏入这个领域时,那位我虽然并没有真正接纳的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受用的建议,她说当你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和答案时不妨只是先坚持做下去,而不要纠结于结果。是这样的。以她的经历,她能触及到当下的状态,已经让人惊叹,但是她能承托的力量于我而言还是有限的。所以,这或许并不是她的问题。
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线下活动就是跟着她去的,当时是为一群残障人士(大部分是因为后天的意外导致肢体受伤)做心理辅导。那对于当时的我还是件很难的事情,所以我全天都是紧张的。
R-day是当天承办活动的主题,承办方是一家业内颇有名气的酒水品牌。活动的主旨是帮助大家探索自己、连接他人。最终的效果不见得多理想,因为不是所有人都会有意识去做这样的探究,但是大家可以热络地完成一天这样的体验也会是一件伴随着收获的有趣的事。
到达活动现场的那一刻,我才把这家承办方对上号,印象里W应该是来这里和他们谈过合作。也是在推开大门的一瞬间,我突然想可以通过我们公司这样的平台看到更多的互动方式满足自己的猎奇心或许是TA可以在这里坚持十几年的原因吧。我想到了孤独的美食家里的叔儿...
来上海的两年半,公司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它又刚好处在上海的中间,所以如果去的地方以公司为出发点会方便一些,我一般就会选择先到公司再从公司坐地铁出发。
这个熟悉的地方,至少到目前,没有让我感觉到踏入的艰难,经常周末也愿意乐此不疲地走进它。
我们当天是以志愿者的身份报名的,每个人有指定的负责的摊位。我负责的按摩区,是全天最受欢迎的区域,因为在这里只需要纯粹的放松,所以大家都愿意过来感受这份服务。我几乎从早站到晚,但是我也因此完成了一场满足的体验。
一边给大家做着引导,一边和大家聊着天,感受着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那对我来说是件有趣的事。
几位按摩的技师,因担心自己与当天环境的不契合,从开始的防御到后来的松弛其实也是我们一起完成了一场相处过程的探索。高高的小胖子说结束了要给我也按一按,我笑了笑,按了一天了还不嫌累吗?看到等位的人太多,还主动要给自己加场,说他可以少休息,我说你何必那么伟大,你也是来工作而已。来体验按摩的员工也笑着说,是呢,不必呢。
一位按摩技师自信地用英语与外籍员工聊起了天,我有些诧异,他说他会说一点。我记起前段时间在商场里,遇到一位年迈的阿姨坐在门店摆放在公共区的钢琴前自信地弹奏着。这样的场景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多观赏几眼,在我,那是一副自己为自己撑起的自信而美丽的景象。
几位保洁阿姨也一起开朗自信地参与着全场的活动,我相信这份自信是与企业包容的力量有关的,当然也或许是与我判断的上海本地阿姨的身份有关。因为也有两位阿姨过来只是想要“走后门”集齐一下可以参与抽奖的印章,我说你们为什么不去真正体验呢,体验才是真正有趣的事。两个人有些难为情,拿到印章后,环顾了一周还是笑了笑便走开了。
当天来的志愿者,大部分都还是在校的学生,学着和心理学相关的专业,或者有的工作没有几年吧。我应该是其中最年长的。
一个笑盈盈的小妹妹主动过来换我的班,说她那边没什么事,我便借机去另外的体验区体验了起来,和一个身患库欣综合症的心理咨询师聊了聊天,听她讲了讲她的经历以及他们的组织目前在做的事情。她希望通过他们的组织宣传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和重视库欣综合症这样的罕见病。当她摸了摸我,说妹妹你很健康时,我内心涌动起复杂的跳动和庆幸。我说你看起来很好。聊到一半,我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小妹妹被别的活动吸引跑掉,我的摊子没有人照顾了。和老师说了抱歉赶紧跑回去了。
旁边的摊位是插花体验,也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区域,当天的老师也很讨喜,我便趁着间隙混入队伍听老师讲授插花的知识,并满足地带回了一束花。最近一直想给家里空着的花瓶补上鲜花的计划,因这份意外收获得以实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21195/72913c62a462be57.jpg)
一个请着年假阴差阳错地体验了一次别人家公司团建的我,回去的路上突然想,如果有人在朋友圈晒了合照,这一天的行踪可能就暴露了吧,就真的像W说的:在这里,我们没有秘密...
当把“与人连接”作为一个主题去鼓励大家参与时,说明这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必把这份难看得不同寻常,但也希望更多人可以有能力突破屏障鼓励自己跨越过去。我们探究的终点应该是自己可以触达的更好的世界,而不是因谁而搁浅的恐慌或狼藉。这也正是我很多次坐在谷底,依然强迫自己去找办法的原因。
现在的我,越来越觉得,人类正向探索这件事,真的不必太过担心。毕竟,向好才是多数人的渴望。
这篇文字整理到一半,我起身去忙活了一顿午饭,然后出门去听音乐会了。我很喜欢保利剧院有序而专业的现场维护,公众号里推送的演出消息,我一般会第一时间关注。当然,以目前的我还只舍得关注低价票位,但是已经足以满足我。
这场演奏是我喜欢的叙事风格,每段开始前,两个人会先缓缓而带有感情地介绍演奏背后的故事和心情,然后开始一场简单而沉浸的表演。女钢琴师那句“因为苦难比较多,才能呈现出欢乐的东西。”让这场简单的表演于我变得更加深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21195/4c56cf0017dfc514.jpg)
我记起很多年前在探求自我的路上结实的那群脑洞开阔的伙伴们,我们一起去挖掘着很多有趣的想法和体验。只可惜有趣不足以支撑全部的生活,所以我们很多人都只是经历了一场短暂的体验便放弃了。
我一直觉得安身立命的饭碗和保持热情的乐趣,都很重要。所以挖掘乐趣的能力就变得尤其重要。
这场演奏会结束后,这里的梅雨季正式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