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文丁时期(文丁就是商纣王的爷爷,商朝倒数第三代君王),周国的国力就比较强盛了,当时文丁觉得政权受到了威胁,于是设计把周国的首领季历骗到都城朝歌囚禁起来,并杀了他,接着季历的儿子季昌(也就是姬昌)继承了王位。
姬昌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他禁止国人喝酒,禁止贵族打猎,奖励生产、发展人口,一心想要国家强盛起来,以报杀父之仇。
再说商朝这边,文丁政权比较短命,他只执政三年就病逝了,接着帝乙继位。帝乙是个有能力的君王,他花了九年时间发展生产,稳定政权,让国家又强盛起来。帝乙死后,帝辛继位,就是商纣王。
昨天讲到商纣王把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做成了肉糜,纣王他爷爷多年前就杀了姬昌的爹,无论如何,世仇是结下了。杀父杀子之仇,食子肉糜之耻,君主昏庸无道,推翻商朝政权显得理所应当。
纣王释放姬昌回去后,姬昌和第二个儿子姬发就开始了大计的筹谋…
姬昌身边虽有能人协助,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还缺一个能运筹帷幄,掌控大局的谋士,他的祖父太公在位时也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人才,但是没有找到。
有一天,姬昌去打猎,看见了一个老人在钓鱼,(好了,你们都知道我说的是谁了……)但是很奇怪,这个老人用的鱼钩是直的,而且离开水面足足有两三尺,还钓得津津有味。
这等奇人肯定要结识一番…于是姬昌就去搭讪了,一聊就发现,老人对当前政治形势了解得一清二楚,还是一个难得的对军事、政治等等等等都很精通的全才,姬昌很高兴,当即就对随从说,“这位就是当年太公盼望寻得的人才啊!”所以后来又有人把这位老人叫做“太公望”,“这位就是姜子牙”。有歇后语“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也是出于此处。
姜太公开始辅佐姬昌以后,给他出主意不要急于进攻纣王,而是先训练兵马,干掉西戎,来巩固自己的大后方(因为周国在西边)。然后找人煽动东夷造反,给自己打掩护。趁着纣王专注于打东夷的时候,发兵西征,本来两国中间还隔着一个国家,现在周国直接打到商国的边境线了。
各诸侯不满商纣王的暴政,纷纷归顺周国,姬昌势力越来越大,准备攻打商纣王的时候,却得病死了…
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并把他的父亲姬昌追封为周文王。周武王发展国力,积蓄力量,使全国上下一心。
几年后,武王向东进军,但这一次,他只是打着自己父亲姬伯昌的名号,仍作为商朝属国来进行的一次试探,对外也只称自己为太子发而不称周武王。行军到孟津附近,武王和商朝有反抗之心的各诸侯王联络了下感情就回去了,而此时,纣王还有不可小觑的力量,不能操之过急。
又过了几年,纣王越来越变态…比如啊,有一天和妲己在鹿台上看到下面有一个孕妇,两人打赌孕妇怀的是男是女,又让武士把孕妇抓来立马剖开了她的肚子…还杀了劝诫的比干,声称要挖出他的心来看看到底有几个心眼(又说纣王因受妲己蛊惑,需要比干的玲珑心来治妲己的小毛病…)。
周武王得知了商朝王室乱七八糟的状况,知道攻打纣王的时机到了。周军前进得很快,一路顺利来到了朝歌附近的牧野,周武王在牧野与各诸侯汇合誓师,列数纣王的罪状,声称自己是奉天命来讨伐纣王,同时规定了作战的纪律,比如不能抢夺百姓财物、不杀俘虏等等…完了之后队伍浩浩荡荡去讨伐纣王…
纣王这才慌了,连忙阻止军队抵抗,但是朝歌的守城兵吏不多,纣王于是把城内的奴隶和以前抓的俘虏武装起来来凑数,纣王率领着这支有七十万人的杂牌军队来到牧野,对着周武王带领的不足十万的联军。
按理说纣王的军队在数量上是完全可以碾压对手的...但武王联军毕竟都是正规训练的士兵,而且纣王队伍里的奴隶和俘虏都巴不得纣王被杀掉…纣王这时候还在作死,他让奴隶和俘虏先打头阵,准备先留着自己士兵的力量…但战争一开始,联军勇猛不说,连前面的奴隶和俘虏都反向倒戈,商王军队顿时溃败…
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了朝歌,在鹿台上点火自焚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牧野之战”,虽然这个数量水分挺大的~
商朝灭亡了。
花了较长的篇幅来写商朝的灭亡,我有些感慨…延续几百年的诺大王国,覆灭只需要一个被宠坏了的熊孩子,一个像纣王这样越长越歪、每天花式作死的熊孩子…如果帝乙像小乙培养武丁那样培养纣王,就算是把他丢到乡下去自食其力,过艰苦生活,也好过为他巩固了大好江山却没有培养他如何守住江山的才能,甚至,都没有好好教他怎么做个人…
好了,感慨一下就完了…明天还要建立周朝呢~
有问题欢迎指正啦~拜拜!
嘻嘻嘻,点赞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