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二译文
上德之人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是真·正有德。
下德之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德,其实没有德。
上德之人无为而无所不为。
下德之人有心作为而无所作为。
上仁之人有所作为,但却是无心所为。
上义之人有所作为,但却是有心所为。
上礼之人想有所作为但没人回应,于是扬臂强迫人服从。
所以,丧失道才生德,失德才生仁,失仁才生义,失义才生礼。
礼是忠信不足所致,是祸乱之·首。
所谓先知,其实是表面的道,是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取忠厚而不取浅薄,取实在而不取浮华。
所以应当舍弃轻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三领悟体会
上德和上仁都不是刻意表现,而是无心之为,zui接·近“道”。
下德是有心作为但无所为。
上义私心而为。
而礼则完全是有心为浮华之事,所以无人应,只有强·力执行。
所有有心为之的事情,都不符合“道”,所以不能称为上品。
四古为今用
本章阐明,礼的产生是社会忠信不足所致,所以是祸乱之始。社会越发达,等级分工越细,礼教越昌盛,离道和德越远。所谓“文明是虚伪的标志”,就是这个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