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那的确是一种普遍沿用且效果可观的激励方式,通过直接给予或承诺给予我们所在乎和渴望的好处,激励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进而其所希望的出色表现和优秀成果自然就水到渠成。
为什么这样的策略总是屡试不爽呢?我想,一方面主要是那些回报是我们所期望且经常有足够能力去去获得的,这点管理学上的期望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其有效性;而另一方面,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利益的追求并不至于违背人性的底线和原则,有时甚至与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相一致,且激励者同样在为我们着想。正是这种方式本身存在的优势和好处,使之在我们生活中广泛运用。
但是,对于这种曲线救国的无奈手段,心底里总会有些介怀,偶尔严重点直接就将其等同于利诱。想来我们也知道,靠外物的刺激而不是出于自主的选择才去干某事的人,长期以来,我们不仅会形成习惯性的依赖心理——总得有类似的刺激物才有所表现,而且要是一旦外物的刺激消失或者效果下降的话,要么这种我们所希望的行为会难以出现,要么我们只能不断加大筹码去刺激他。如此看来,这容不得我们简单的乐观看待和支持。
周国平说,很多时候我们励的不是志,而是欲望。虽然这两者并不是截然分明的,但我一旦意识到自己是贪婪心在作祟时,我哪能容许就此放任欲望去驱使自己干自己不是非得要干的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