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今读史容易产生误会

以今读史容易产生误会

作者: 宣和hsn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11:58 被阅读0次

    中国拥有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圣贤,也教会了后人为人处事的道理。

            但是,有时候历史被解读完后,原有的意思反而发生了改变,让后人产生误会。

            比如说,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们所学皆是在说他抱憾而终,郁郁难愤。可是也有人认为这句诗的感情应该是作者对抗金必胜充满希望,死前慷慨激愤表达了自己对王师北定中原的信心。这就产生了误会,认为这句诗的意思是前者的人,会替陆游所惋惜。而认为是后者的,又会产生误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欣赏他爱国的情怀,死前不忘社稷;另一种,会感觉他死不瞑目,因为作为现代人,大家都知道南宋最终没有北定中原,而陆游临死前却信心满满,相信自己的国家终有一天可以一统中原,只是自己看不到了而已。就是因为如此,我们以今天的视角解读陆游的《示儿》,解读出了他临死前怀着是好几种不同的心情。

            再比如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一生尽忠报国,唯一的理想就是“还我山河”,他为国征战沙场十余年,书写了二百场战役无败绩的传奇,可是就是因为现在女真族同属中华儿女,他莫名其妙的就与民族英雄的称呼无缘了。既然如此,那么难道说奸臣秦桧害死了破坏民族团结的岳帅,他就是维护民族团结的英雄了吗?

            还有就是古代文言文中有些一词多义或是古今异义还有就是通假字。文言文本就复杂难懂,加上这些更是举步维艰。比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的学习这篇课文就产生了误会。预习时,大家都又有点茫然,不明白为什么庄子重复惠子的“安知鱼之乐。”这场辩论就结束了。我们都调侃说是书印刷出现了错误。后来学习后才明白,原来他是在“安”这个字上偷换了概念,把惠子原意的怎么换成了哪里的意思。虽然这些文章很有趣,积累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开拓视野,但是增加了后世学习的难度,所以没有多少学生是真心喜欢文言文。

            历史课上我们总会背一些“最”,可是,当时的人们真的会这么想吗?

            比如,开元盛世为唐朝最昌盛的时期,可是生活在贞观年间的百姓,会不会认为自己生活在唐朝最辉煌的时期;武曌执政时期的百姓,会不会也认为自己生活在唐朝最繁荣的时期呢;而生活在开元盛世百姓们,会不会认为自己的国家还会更加强大,持续走上坡路呢?这都是有可能的。

            再比如,洋务运动,当时他们一定认为这是救国的唯一方法,戊戌变法也是一样,包括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他们的发动变法、发动革命、发动起义时一定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方法。可是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会认为这种想法有些可笑,因为我们知道,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都是救不了中国的。

            所以说,历史就是历史,应该以当时的情况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就像是以现在的情况对待当下的问题,不是生搬硬套古代的方法,更不是胡乱畅想目前无法实现但在未来也许会实现的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今读史容易产生误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i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