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学习越来越难,写作却离生活越来越远?

语文学习越来越难,写作却离生活越来越远?

作者: 妮妮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0-11-18 11:09 被阅读0次
    (该图片来源 于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1

    天天埋头在题海里翱翔的儿子,上周末,竟然主动来和我探讨作文的选材。

    我印象里,他学业繁忙,周末作业老师也没怎么留过作文呢。原来这一次,是学校组织参加征文活动。

    想起儿子进入中学后,平时写作文,大多都是在学校完成的应试作文,已经很难与我有这样沟通、讨论以及提升的过程。

    尤其是考试中,作文已经得了分数,想让孩子回家再次重写考场作文,然而配合度实在是太低了。

    为此,我特意就写作文的频率这件事,在妈妈群里,对其他学校的家长进行了调研。

    原来,大家上了中学以后,作文周末都写得少,主要是其他科目作业都要花时间,累计在一起,时间也是很惊人的。而语文老师一般都比较体谅孩子们的辛苦,再加上还有一堆古诗词、古文要理解并背诵,这些都是作业任务,并且也很花时间。

    其实大家都知道,作文需要多练才能够流畅的表达,但平时时间又实在太有限,让这一切的实现,只能是梦想。

    很多时候,本来可以用来写作文的时间,也只能变成让孩子们摘录好词好句,一直在为考试时写作文做准备。

    往往是在孩子假期的时候,语文作业的时候会留一些作文。

    但很多孩子因为提前预习和补差,又会被机构安排很多课程,对假期作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那些假期真正用心去写作文的人,总是很有收获的。但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不是只拿分数来衡量一篇作文的优劣,并且能够坚持每周加以练习的话,积极肯定孩子在习作中的闪光点,我想,孩子们的写作兴趣的提高和持续写作的思考能力,一定会比现在效果明显。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读书时,最初对作文产生兴趣并且算是幸运的少数,在生活中把自己的写作爱好保留下来,慢慢的让写作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突然有些怀念儿子的小学时光,那个时候,我们每一次都会在一起探讨作文的选题,那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回想起来,真的很美好。

    感觉那个时候孩子的作文,细节和讲述都很生动,不像现在年龄渐长,写的作文反而越来越普通。多半也是因考场时间太短,根本不能够充分地展开或者很仔细的构思。

    一旦写得太快了,难免就会流于应付。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2

    难道是阅读不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花的时间太少吗?

    毕竟进入到大语文时代,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学校还是老师,甚至是教育机构,都是很重视的,基本上,都会给孩子们开出各种有益的阅读书单。而且现在的出版业,早就发展到有足够的产品提供给阅读市场。

    但实际上把这些阅读任务,扎扎实实落实到位的孩子并不多。毕竟孩子们总体的学习任务还是很重的,并没有因为增加了阅读就减少总的学习时长。

    因此,留给专门用来阅读的时间,只能在完成作业之后抽时间来读。

    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强者更强的“输入差异”,一般的孩子读不过来,往往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才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思考以及写作。所以真正的差距,就是从这个底部奠定了。

    而那些成绩中等或者成绩欠佳的孩子,因为课外补习和作业本身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基本上能够用于阅读的时间,所剩无几

    其实我能理解学校和老师的无奈,作为考量一个学校是否优秀,升学率和重点率以及分数,就是最直接的考核标准。

    这种压力,对于学校老师、家长孩子都是一样的。考试分数就像悬在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作文几乎固定了得分分值时,很多孩子,自己也在心里算一笔账,与其花那么多时间给作文提高一两分,还不如花更少的时间,多做几道题提高了十分。

    这种强烈的目标意识,让成绩比拼成为“剧场效应”,每个人都在拼命努力,却发现留在原地都是这么难。

    有时,还真不是自家孩子不努力,真是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在努力。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只能比别人更努力才行。

    面对考试的选拨,分数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也可以摧毁一个孩子的自信,现实大抵如此吧。

    当作文也以分数为导向,就会发现,孩子成为了写作的工具,而没有把写作当成自己“驯化”的工具。

    在强烈的考试竞争意识下,很多亚洲学生,都会受到这种考试文化的影响。

    太多学生把写作理解为自己学生时代的“写作文”,或是大学毕业时不得不提交的学术论文的一个任务。

    除此之外,写作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实际的功效。

    等他们到了工作单位以后,又把写作,当成对此前工作中形成的套路模仿。

    这样的好处是可量化,容易完成工作任务,出错风险低。唯独缺少了深度思考,以及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提升写作能力的放弃。

    只是把写作当成工作任务去完成,这种被动写作和迎接挑战深度思考后的主动写作状态,完全是天壤之别。

    所以你会发现,即使一些公文和应用文看起来写得还不错的人,其实也很难喜欢写作这件事。

    更不会对这个日常能力产生热爱和依赖,甚至对写作这件事,有着潜意识的畏惧和抵触。


    3

    我的前同事以及现在的同事,都问过我,是怎么做到如此热爱写作,是不是跟过去当记者的经历有关?

    很多同事还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自己也能在这个方面获取一些经验,不仅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对培养自家的孩子的写作能力也是很不错的。

    当过记者的人,确实有一种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即使不当记者时也会怀念那种为了理想而战的日子。

    自感这些年在写作上投入过的热情,总体上,还是给了我很多正向反馈,尤其是演变为一种生活状态。

    每次,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个小场景,遇到的一件有趣的事,听到别人说的有趣的话,总之,任何对我有启发的点,我都可以迅速记录下来,清晰的把我眼中有价值的内容,用文字传递给更多人。

    文字就是我的语言,写作就是我的工具。

    就算有些写作过程也很磨人,但写成之后那种成就感,是无以伦比的。

    正因为内心里没有把写作当成一个苦差事,总体上看,自己还算是把写作当成了一个乐趣。

    在读书和工作中,因为写作本身,我也获得了很多意外的惊喜和机会。

    这种正向的反馈,就像小的时候写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羡慕,很享受这种喜悦。

    所以就会有意识的,把自己写的每一篇文章,花心思的去构思,投入情感的去表达。

    慢慢地,就会觉得,这已经不能提供额外的养料了,这时候就会选择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进行模仿。

    带着这样的写作底色进入大学,参加工作,并逐渐开始享受在工作中由写作获得的快乐与成就感。


    4

    说了这么多关于作文的记忆和写作的感受,有什么从现在就开始改进的方法呢?

    不妨试试以下三点建议:

    1)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坚持每天记录日记开始。

    曾经学生时代伴随过我的日记,是坚持了好多年的一个习惯。现在看来,就是我和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

    在企业界非常出名的陈春花老师,也是从自己年轻时参加工作,就坚持每天记四百字左右的工作日记。这些不断促进思考的行为,不仅锻炼了她的简练写作能力,还让她拥有了系统的战略思维,最终成长到领导层和决策层,现在更是成为顶尖高校的导师型人才,引领更多的人前进。

    2)不断触碰真实的生活场景,换位思考来感受更大的世界,并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

    对于写作,阅读本身是非常重要的输入方式,但不是天天读书,就是唯一的输入方式。在实践中获得写作灵感,往往是很宝贵的。

    它能让你有更多的共情能力,也能够更加了解人性和洞察社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反思。

    文字帮你记录了这一切,在以后记忆力都不可靠的时候,曾经写过的这些文字,能唤醒所思所想。

    3)写作不要空等灵感,不要怕暴露自己的情绪,不要想着充分酝酿,不要怕词不达意,不要有任何畏惧,拿起笔开始写就对了。

    当写作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时候,你会发现通过写作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直到有一天,你会被别人夸奖,你写的东西很棒,很有启发性。那个时候,只不过是你持续积累,到一定时候,自然而然的流露罢了。又或者是通过写作,你自己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成长和进步,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肯定,那也是极好的事。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驾驭写作这个工具,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文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女性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14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学习越来越难,写作却离生活越来越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aq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