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splay:none和visibility:hidden的区别
给元素设置visibility: hidden也可以隐藏这个元素,但是隐藏元素仍需占用与未隐藏时一样的空间,也就是说虽然元素不可见了,但是仍然会影响页面布局。
visibility具有继承性,给父元素设置visibility:hidden;子元素也会继承这个属性。但是如果重新给子元素设置visibility:visible,则子元素又会显示出来。这个和display:none有着质的区别。
visibility: hidden不会影响计数器的计数,如图所示,visibility: hidden虽然让一个元素不见了,但是其计数器仍在运行。这和display: none完全不一样。
如果给一个元素设置了display:none,那么该元素以及它的所有后代元素都会隐藏,它是前端开发人员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隐藏方式。隐藏后的元素无法点击,无法使用屏幕阅读器等辅助设备访问,占据的空间消失。 - 介绍下css盒模式
css盒子包含content(内容)、border(边框)、padding(内边距)、margin(外边距)
css盒模型:- content-box:除IE浏览器外的默认值,盒子的宽度只计算width
- border-box:IE浏览器的默认值,content-box从宽度值中释放,形成了局部的流动性,border和padding的值也计入宽度
- padding-box:火狐浏览器曾经支持,现已不支持
- css中link与@import的区别是?
- link属于html标签,而@import是css提供的。
- 页面被加载时,link会同时被加载,而@import引用的css会等到页面加载结束后加载。
- link是html标签,因此没有兼容性,而@import只有IE5以上才能识别。
- link方式样式的权重高于@import的。
- 解释下浮动和它的工作原理?消除浮动的技巧
浮动元素脱离文档流,不占据空间。浮动元素碰到包含它的边框或者浮动元素的边框停留。
浮动元素引起的问题:- 父元素的高度无法被撑开,影响与父元素同级的元素
- 与浮动元素同级的非浮动元素(内联元素)会跟随其后
- 若非第一个元素浮动,则该元素之前的元素也需要浮动,否则会影响页面显示的结构
解决方法:
1.额外标签法 clear:both
2.给包含浮动元素的父标签添加css属性 overflow:hidden; zoom:1;(兼容IE6)
- 请简述一下typeof与instanceof的区别
- typeof判断所有变量的类型,返回值有number,boolean,string,function,object,undefined。
- typeof对于丰富的对象实例,只能返回"Object"字符串。
- instanceof用来判断对象,代码形式为obj1 instanceof obj2(obj1是否是obj2的实例),obj2必须为对象,否则会报错,其返回值为布尔值。
- instanceof可以对不同的对象实例进行判断,判断方法是根据对象的原型链依次向下查询,如果obj2的原型属性存在obj1的原型链上,(obj1 instanceof obj2)值为true。
- 简述iframe的优缺点
iframe的优点:- iframe能够原封不动地把嵌入的网页展现出来。
- 如果有多个网页调用iframe,只需要修改iframe的内容,就可以实现对调用iframe的每一个页面内容的更改,方便快捷。
- 网页如果为了统一风格,头部和版本都是一样的,就可以写成一个页面,用iframe来嵌套,可以增加代码的可重用性。
- 如果遇到加载缓慢的第三方内容,如图标和广告等,可以用iframe来解决。
iframe的缺点:
1.会产生很多页面,不容易管理。
2.在几个框架中都出现上下、左右滚动条时,这些滚动条除了会挤占已经非常有限的页面空间外,还会分散访问者的注意力。
3.使用框架结构时,必须保证正确设置所有的导航链接,否则会给访问者带来很大的麻烦。比如被链接的页面出现在导航框架内,这种情况下会导致链接死循环。
4.很多的移动设备(PDA手机)无法完全显示框架,设备兼容性差。
5.iframe框架页面会增加服务器的http请求,对于大型网站是不可取的。
- 如何实现浏览器多个标签页之间的通信?
- 调用localstorage
在一个标签页里面使用 localStorage.setItem(key,value)添加(修改、删除)内容;
在另一个标签页里面监听 storage 事件。
即可得到 localstorge 存储的值,实现不同标签页之间的通信。 - 调用cookie+setInterval()
将要传递的信息存储在cookie中,每隔一定时间读取cookie信息,即可随时获取要传递的信息。
- 调用localstorage
- 写出下列状态码的含义
100:客户端应当继续发送请求。这个临时响应是用来通知客户端它的部分请求已经被服务器接收,且仍未被拒绝。客户端应当继续发送请求的剩余部分,或者如果请求已经完成,忽略这个响应。服务器必须在请求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最终响应。
200:请求已成功,请求所希望的响应头或数据体将随此响应返回。
201:请求已经被实现,而且有一个新的资源已经依据请求的需要而建立,且其 URI 已经随Location 头信息返回。假如需要的资源无法及时建立的话,应当返回 '202 Accepted'。
202:服务器已接受请求,但尚未处理。正如它可能被拒绝一样,最终该请求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执行。在异步操作的场合下,没有比发送这个状态码更方便的做法了。返回202状态码的响应的目的是允许服务器接受其他过程的请求(例如某个每天只执行一次的基于批处理的操作),而不必让客户端一直保持与服务器的连接直到批处理操作全部完成。在接受请求处理并返回202状态码的响应应当在返回的实体中包含一些指示处理当前状态的信息,以及指向处理状态监视器或状态预测的指针,以便用户能够估计操作是否已经完成。
301:被请求的资源已永久移动到新位置,并且将来任何对此资源的引用都应该使用本响应返回的若干个 URI 之一。如果可能,拥有链接编辑功能的客户端应当自动把请求的地址修改为从服务器反馈回来的地址。除非额外指定,否则这个响应也是可缓存的。新的永久性的 URI 应当在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返回。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响应的实体中应当包含指向新的 URI 的超链接及简短说明。如果这不是一个 GET 或者 HEAD 请求,因此浏览器禁止自动进行重定向,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因为请求的条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注意:对于某些使用 HTTP/1.0 协议的浏览器,当它们发送的 POST 请求得到了一个301响应的话,接下来的重定向请求将会变成 GET 方式。
302:请求的资源现在临时从不同的 URI 响应请求。由于这样的重定向是临时的,客户端应当继续向原有地址发送以后的请求。只有在Cache-Control或Expires中进行了指定的情况下,这个响应才是可缓存的。新的临时性的 URI 应当在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返回。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响应的实体中应当包含指向新的 URI 的超链接及简短说明。如果这不是一个 GET 或者 HEAD 请求,那么浏览器禁止自动进行重定向,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因为请求的条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注意:虽然RFC 1945和RFC 2068规范不允许客户端在重定向时改变请求的方法,但是很多现存的浏览器将302响应视作为303响应,并且使用 GET 方式访问在 Location 中规定的 URI,而无视原先请求的方法。状态码303和307被添加了进来,用以明确服务器期待客户端进行何种反应。
400: 1. 语义有误,当前请求无法被服务器理解。除非进行修改,否则客户端不应该重复提交这个请求。 2. 请求参数有误。
401:当前请求需要用户验证。该响应必须包含一个适用于被请求资源的 WWW-Authenticate 信息头用以询问用户信息。客户端可以重复提交一个包含恰当的 Authorization 头信息的请求。如果当前请求已经包含了 Authorization 证书,那么401响应代表着服务器验证已经拒绝了那些证书。如果401响应包含了与前一个响应相同的身份验证询问,且浏览器已经至少尝试了一次验证,那么浏览器应当向用户展示响应中包含的实体信息,因为这个实体信息中可能包含了相关诊断信息。参见RFC 2617。
403:服务器已经理解请求,但是拒绝执行它。与401响应不同的是,身份验证并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而且这个请求也不应该被重复提交。如果这不是一个 HEAD 请求,而且服务器希望能够讲清楚为何请求不能被执行,那么就应该在实体内描述拒绝的原因。当然服务器也可以返回一个404响应,假如它不希望让客户端获得任何信息。
404:请求失败,请求所希望得到的资源未被在服务器上发现。没有信息能够告诉用户这个状况到底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假如服务器知道情况的话,应当使用410状态码来告知旧资源因为某些内部的配置机制问题,已经永久的不可用,而且没有任何可以跳转的地址。404这个状态码被广泛应用于当服务器不想揭示到底为何请求被拒绝或者没有其他适合的响应可用的情况下。
500:服务器遇到了一个未曾预料的状况,导致了它无法完成对请求的处理。一般来说,这个问题都会在服务器的程序码出错时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