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事杂谈
豆瓣APP被刷一星,是人性的必然吗?

豆瓣APP被刷一星,是人性的必然吗?

作者: 46cc8b7cd84b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5:17 被阅读11次

    豆瓣APP被刷一星了。

    豆瓣为什么被针对?因为豆瓣上很多人给《流浪地球》刷一星。

    刷一星不是什么前所未有的事情,但这次似乎是骆驼上最后一根稻草,把用户的心态引爆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疯狂?这种民粹裹挟意见的现象,到底原因何在?

    一切要从豆瓣的评分机制谈起。豆瓣的评分机制,是民粹的温床。

    豆瓣的评分机制,其实就是代议制民主的简单雏形。每个人都可以留下评分和评论,然后每个人可以把其他人的评论一票票地顶上去。被最多人支持、被顶到最显眼位置的评论,会被更多人看到,影响更多人的评分。

    这种机制有什么问题呢?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场景。

    小明看了一场电影,他觉得这电影场面还行,毒点不少,总体也就是6分上下吧。小明回家一刷豆瓣,嗬,豆瓣居然8分,还一堆打五星的,这还有没有王法了?不行,我得手动平衡一下,打个一星。打完一星,写了一篇激动人心的长评之后,小明满意地睡觉去了。

    隔天早上小明起床一看,怎么还是8分?这届豆瓣用户不行啊!水军太多了,尤其是那些打5星尬吹的,简直没有人性了!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小明是个富二代,他马上在微博找了个水军公司。水军公司收了小明20万,拍胸口保证,3天之内降一颗星,不到6分退钱。

    水军公司怎么做呢?首先这部片子豆瓣8分,所以一颗1星顶3颗5星。8分的片子,只要使劲打1星,刷分效率一开始是很高的。水军公司启动了1000个老号,片子很快就降到7.5分。

    7.5分差的还是有点远啊。水军公司马上联系了认识的豆瓣内部人士,说我这部片子要做到6分,有没有搞头?豆瓣内部人士说这部片子没什么后台,流量明星都没有,随便弄。你们找几个高赞的改改分。花个几千块找点写手在豆瓣造势,很快就降下来了。

    水军公司说这样太慢,我们2天之内要做完。豆瓣人士说这就难办了,一般洗分没这么快的。而且这片子已经有几万人打分了,刷大招的话上面会发现的。要不这样,某流量的团队我熟,可以花5万搞个引战,见效快,但只能弄到6.5分左右。

    水军公司找到小明,说3天内降到6分有难度,要不先降到6.5分,一周内降到6分。小明想想6.5分也能接受,就同意了。水军公司立马联系豆瓣内部人士,内部人士找到某流量的豆瓣负责人,在贴吧里传该电影导演想要潜规则某流量的消息。愤怒的流量粉丝们立刻被三言两语引导到该电影的豆瓣上给电影刷一星。由于流量团队引流业务熟练,涌入的粉丝超过万人,其中不少是老号,甚至有已经评过分专门改赞的,豆瓣上,电影分数很快降到6.5分,还有继续往下的趋势。

    然而电影粉开始反应过来,一边辟谣,一边刷5星反击。当然,由于仓促开新号,而且大部分电影粉已经评过,难以产生什么效果了。

    水军公司找到小明,告诉他已经做到6.5分了,小明这时候已经忘了电影的事情,正在勾搭某十八线流量妹子,刷了刷豆瓣看到6分多的评分,觉得还算满意,就把尾款打了,接着和妹子聊天去。

    显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富二代小明,但豆瓣上很多人,都有一颗小明的心:我觉得这片子是6分,现在的8分评分就是错的,就一定要纠正过来。特别是打5星那些人,肯定是水军!我打个一星手动平衡!我还要叫上我全家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打一星,打到6分为止!

    这种思路的问题在哪里呢?

    民主投票有很多前提,其中有一个前提就是建立在平等上的相互尊重。民主的词源是拉丁文里的 democratie,转自古希腊语中的 dēmotikos。其词根是 dēmos,表示“普通人”。人被剥离了其他的社会属性:财富、地位、权势,只通过人的自身属性,来构建统治机制。这里的平等不仅仅意味着你不比我高尚,也意味着我不比你高尚。我觉得一个东西不好,你觉得这个东西很好,那么我们就来投票表决。你投你的,我投我的,最后取平均值或取多数(简单多数或绝对多数),作为全体投票者的代表意见。即便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我觉得你的意见很有问题,我也认为你的意见和我的意见是平等的,应当占有同样的权重

    然而,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自私和自大,总想着自己认为的正义就应该是全体的代表意见,认为自己应当凌驾于他人之上,认为自己的意见权重应当更大,不同的意见权重应当减低。比如说我看了这电影,也就6分的水平嘛,至多也就4星了,怎么有人打5星呢?肯定有问题!我得把你的5星评分抵消掉!

    仅仅因为别人的意见超出了自己的理解,就武断地认为其没有价值,认为自己有权力、有必要采取行动“平衡”这些意见。这就是民粹的由来。本来,民主投票应该反映“A打3星,B打5星”的事实,但由于A觉得“打五星的都是有问题的”,就要“手动一星来平衡”,制造出“A打3星,B也打3星”的效果。把别人的意见改为自己的意见。这种行为实质上和独裁者的作为没有区别,就是在打压不同意见、消灭异己。只不过独裁者用武力消灭异己,民粹者用“投票制度漏洞”,“合理地”消灭异己。如果,A只是没有权势的普通人,可能手动一星平衡后就结束了。如果A是小明这样的富二代,是有影响力的大V,甚至官二代、官一代,那么他动用自己的权势,做出来的事情就更加可怕。

    民粹以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久而久之会导致什么后果呢?我们设想一下打5星的B发现了这件事。B怎么想呢?我觉得这电影棒极了。什么?居然有人打1星?这不是黑子是什么?这电影至多也就打到3星,打一星的是眼睛瞎了吗?这不是有组织有预谋地迫害我心爱的***吗?不行,我得反击!于是B也组织人来疯狂打5星。A某天看到5星数量激增:什么?居然有那么多人打5星?这不是水军是什么?这电影至多也就打到4星,打5星的是眼睛瞎了吗?这不是有组织有预谋地迫害我们这些清醒的表达者吗?不行,我得反击!A又疯狂拉人来打一星……

    这种现象不仅在民间评分网站出现,在很多国家的严肃政治体系中,也一再出现。我们称之为两极化(Polarization)。双方都希望“手动平衡”对方的意见,就支持比自己更极端的意见,采取更激进的手段,达到“平衡”的效果。有两个很明显的例子,就在我们旁边。双方都希望最大化表达自己的意志,借助民主投票机制压制对方的意见,最后变成了“为反而反”,理性协商变成了仇恨互斗,最后导致族群撕裂,社会内耗。这就是民主机制催生民粹,摧毁社会的过程。

    为什么说两极化是必然的呢?因为这是一个囚徒困境。民主机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无法控制极化,我们无法判断对方支持激进意见到底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手动平衡”,我们无法检查人的动机,无法在决策机制中把人的社会属性完全剥离。对任一方来说,自己极化带来的回报都高于不极化。双方都担心对方极化,因此只能自己也极化。

    为什么说“民主-独裁”的意识形态不是普世价值?因为它催生的民粹本身就是反“普世”的。追求民主,必然就会产生民粹,民粹必然导致两极化,裹挟中间派,导致社群割裂,无法有效产生共识,推动社会进步。发达国家能够推进民主,恰恰是因为双方背后都是大资本,经济增长时期,资本之间通过私下协商达成妥协,分配利益,通过非民主的手段避免两极化,才产生了共识。近十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停滞,资本之间再难以达成妥协,发达国家的民主也出现了失控、极化的现象。民粹泛起,裹挟中间派以拉取选票。民主的弊端已经难以掩盖了。最后,人们必然会认识到所谓民主叙事的虚伪。单纯用民主发展社会,凝聚共识,是缘木求鱼。

    编辑于 15:11

    修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APP被刷一星,是人性的必然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pg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