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火车颠簸,早上到了沈阳。看天气预报,比北京温度低,想着到了东北,体感应该有些凉,在短袖外面加了一件防晒服。出了火车站,才发现温度并不低,这么穿着走路一会儿就是一身汗,又穿回短袖。
沈阳这个地方,我以前路过几次,但没有逛过,这次正好有机会,想到故宫和大帅府打卡。
简单吃完早饭,我和爱人、孩子就坐地铁向着故宫出发了。沈阳地铁没有北京那么多人,而且二号线换一号线非常方便,只是电梯略窄,应该是客流量相对较少的缘故。
坐到中街,跟着手机导航往故宫方向,慢慢溜达。
中街是个步行街,两边都是一些大的品牌店,早上人还不多,但可以想见高峰时段的繁华。现在城市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步行街,品牌大多一样,所以到哪个城市都会有熟悉的感觉,这可能就是市场趋同的表现吧。
中街往南一拐,是一条小胡同,两边是一些小店面,小吃店居多,但也谈不上特色,无非是这两年流行的花甲米线、凉面等等。
再略微拐一下,远远的就看到了故宫的红墙和黄瓦。沿着故宫东侧红墙,缓缓向南。路右手是红墙,并不太高,没有北京故宫红墙那种压迫感和威严;左手是一排高大的杨树,枝繁叶茂,投下的树荫让人觉得清凉,树的东边有小区,种着葡萄、豆角,还有一个小公园,早起的人们在晨练,悠闲自在,似乎不是在旅游景点,而是郊区田园。
沿着红墙右拐,是故宫南门前的沈阳路。穿过文德坊,往前一些,先是太庙的大门,紧闭着,上面有郭沫若题的“沈阳故宫“四个大字。再往前,到了正门。迈过大清门高高的门槛,眼前就是崇政殿,殿外看着有些气派,不过从门口往里看,虽然里面陈设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类似,但规模小很多,“正大光明”匾近乎挂在了屋顶,王座前估计文武两列一列最多六人,也可能那时不需要那么多人吧。殿前的日晷也小一些,但是总体上皇家气派还是有的。
后面的殿就匆匆逛了一下,没太多意思,只是在珠宝玉器展厅看得仔细一些。里面有玉雕、象牙雕、犀角雕、木雕、竹雕、贝雕等,无不精美绝伦,于细微处见匠心,方寸间有天地。有个硬币大小的插屏,上面有山水有文字,不知当年的匠人如何雕刻上去的。
沈阳故宫从规模而言,比北京故宫小,正因为小,转起来更方便而舒服,轻轻松松就转完了。皇家威严少一些,更接近平民一些,也是当年刚执政的满族政权的写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