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说他写《族长的秋天》时,几乎每写一个词都要停顿一下,而每次一想到要坐在打字机前,他就会开始围着打字机转悠,或者干脆打电话、看报纸。
写作
01.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科班毕业生,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非常害怕写东西的——没学中文之前倒还自我感觉良好,仗着自己中学写过几篇“高分作文”,甚至还产生了一种自己挺会写东西的“错觉”。
不过既然是“错觉”,就有破除的时候。对我而言,那不是一个特定的时刻,而是在经年累月的阅读中产生的惊慌。
这也很好理解,想想,假如一个人每天读的都是李白和杜甫,莎士比亚和契诃夫,马尔克斯和略萨,他自然没办法对自己写的东西产生多大的信心,就算他说感觉自己写的都是“垃圾”,我也不会觉得意外。
莎士比亚文学研究里有个术语描述这种心理,叫做“影响的焦虑”,讲的是作家总会受到来自前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给他们带来了强大的焦虑:因为你的对手——那些进入了文学史的作品与作家——实在太强,你自觉难以超越,却又无法摆脱,甚至根本没可能创造出什么新东西。
这是一种几乎没有哪个作家可以避免的焦虑,但好的作家却能超越它,他们会汲取前人的养分,然后另辟蹊径,开创出一条新的写作道路,接着,毫无疑问地,他们又转而成为其他作家焦虑的来源——正如同福克纳之于马尔克斯,马尔克斯之于莫言一样。
作家莫言深受西方作家影响02
不过,即使是那些最终声名显赫的作家,也曾经历写作的艰难时刻。
马尔克斯说他写《族长的秋天》时,几乎每写一个词都要停顿一下,竭力在脑海中搜索下一个可以用的词语,而每次一想到要坐在打字机前,他就会开始围着打字机转悠,或者干脆打电话、看报纸,总之就是要拖延下去。
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写作是件苦差事,甚至是件体力活,这一点是所有作家的共识,但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坚持。福克纳嘲笑记者关于“写作捷径”的提问,并说到“如果作家们这些东西那么感兴趣的话,就让他去做手术或者砌砖吧”,至于他给出的方法,不过就是四个字:不停地写。
大作家们的确都有着能够“不停地写”的超人勤奋。海明威说他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改了39次,村上春树则称自己每部小说在定稿前都会通篇改上四五遍,因此常常是每天四五点就起床写作,一连就是几个月。
常年“陪跑”诺奖的村上春树03
这样想来,真正让人焦虑的并不是这些文豪们的作品有多好,也不是他们的才华有多么让人羡慕,而是即使我们有才华,还是欠缺了他们的自律和毅力。
写作的确存在系统的训练方法,它要求你认真地观察世界,调动思维和想象,再将一个个形象与故事诉诸笔下。但最最关键的,是你得“开始动笔”,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系统写作训练方法这听上去并不复杂,但在任何事情都能让我们分心的今天,它好像又充满了困难。
一直坚持下来,并且写出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作品而感到惊讶。
——或许,这就是那个坚持的方法。
作者:豆瓣时间(来自豆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