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上语文课,有一期作文题目是《第一次____》。当时抓耳挠腮,半天没有思路,环顾了一下四周,有的写第一次坐飞机,有的写第一次坐火车,想了想,干脆我也坐点什么吧。飞机火车我都没坐过,写不了,最后写了一篇《第一次坐轮船》。那年我十岁,时值清明,一大家子上山扫墓,乘船过江。记得当时发动机轰鸣声很大,风也很大,我站在甲板上,手紧紧抓着铁索,望着水天相接的地方,感觉到了生命的永恒。我没去过海边,没见过大海,当时我感觉,轮船下面就是大海,波澜壮阔,无边无际。
轮船停泊,行人上岸。一个高个子男生弓着背,将一片石子斜着扔入水中,一声清脆的噗通声,石子旋转着又飞出水面打了个水漂,他跳转身朝我们比了个V型手势,一脸童稚的笑。这是我侄子,年龄相仿,但比我高一大截。他奶奶望着他那与年龄不相符的高个子,说:“毕竟还是个小孩子”。那时候大人们总是喜欢让他在我面前叫我叔叔,但他老是不叫,然后大家就笑开了怀,这个一度成了大人们的一个惯例。休息片刻继续赶路,那时候太小,感觉山路漫无尽头,还好途中带了好吃的甜点灯芯糕,让我们几个小孩子安分了不少,吃完一包又一包,当手上的那包不知道吃到第几根的时候,总算到了。
在坟前给我爷爷奶奶磕了头。我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我奶奶也好像就抱过我一次。小时候呆在姑妈家的时间多,那时候她家客厅墙上挂着两个老人的照片,我总是抬头看着,一度以为照片里就是我的爷爷奶奶,后来才知道不是,那是我姑妈的公公婆婆。
这就是我关于第一次坐轮船的记忆。轮船下的那条江是湘江,湘江流经的那片土地,是靖港。
靖港是一个坐落在湘江西岸的小镇,位于长沙望城县。我爸一大家子是土生土长的靖港人,家里有五姊妹,我爸是最小的。大家都是吃着湘江河里的鱼长大的。听我爸说,他小时候经常去湘江里抓鱼抓虾。有次湘江涨大水,江里的鱼虾全都被冲到了岸上,一大把一大把的,抓也抓不完。他在湘江河里自己学会了游泳,水性很好,可以躺在水上就那样漂浮着,还可以从湘江这头游到湘江那头。靖港的小吃也很不错,像葱油粑粑、小花片、小麻花、法饼、芝麻豆子茶等等,现在我爸还对小时候靖港的这些小吃念念不忘,说现在买的这些没有以前那个味道。我爸也会跟我们谈到夏天的夜晚,夏天天气热,挨家挨户都搬着个木椅摇着个蒲扇坐在外头乘凉。小孩子也会搬个凳子坐在大人旁边,听大人们聊家常,讲鬼故事。每当讲鬼故事的时候,小孩子们都特别害怕,抓住大人的衣角,却忍不住把凳子再往前挪挪,越害怕越想听。多少个茶余饭后,我爸就在我们面前开启他的回忆模式。说到靖港,说到他的童年,他总会眉飞色舞,开心得就像一个孩子。
老家房子现在还在,但在恢复古镇之前就已卖出,不再属于我们。这些年靖港大力发展古镇文化,变成了一个游客众多的旅游景点,昔日的老屋房价猛涨,现在换了装潢,开了个店铺在卖腊味,生意不错。上次一起去靖港,我爸忍不住踏进了那个房子,在里面转了一圈出来,感叹一句: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谁又知道呢。沧海桑田的变化有时候就在转瞬间,年轻人容易接受,我爸这一辈人就很难适应了。靖港在恢复古镇前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格外萧条冷落,恢复古镇的政策就如一夜春风,现在靖港古镇繁华热闹,商业气息也十分浓烈,让人不禁感慨。
第一次坐轮船清朝末年到上世纪初期,靖港工商业发达,买卖生意兴隆。如今的靖港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第一次坐轮船各地的游客都来这里度假,大街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第一次坐轮船这是在制作工序过程中的小花片。将面筋卷成筒状后用刀将其切成一片一片的。小花片作为湖南特产深受人们喜爱。
第一次坐轮船方方正正的黑芝麻酥,放在木桩上用小平铲和木头敲打出来,是不是给人以一种自然天成的美好。
第一次坐轮船是小吃也是艺术品,糖画高手周围总是会吸引很多游客。
第一次坐轮船小花片、法饼、芝麻酥,满满的干货哪一款适合你的口味呢。
第一次坐轮船
有一些晚晴民国时期的老建筑依然保留了它的原始模样。这样的一栋楼房可以看出年代感。
第一次坐轮船从繁华到萧条再到如今的繁华,湘江是靖港古镇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时间在变,很多东西都在变。靖港古镇每天都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来往往人数惊人。这些外地的游客来过这一次,也许还会再来,也许不会再来了,古镇的一些楼阁古迹也在不断的修饰和翻新。没有变的,是这条流经千年的湘江河水,还有就是那颗故乡之情。土生土长的靖港人,爱着这条湘江水,爱着湘江河里的鱼和虾,爱着这里小花片和法饼,爱着这里的芝麻豆子茶,爱着这里的房屋庙宇,爱着这里的一切。引用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