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考虑到完阅率,我把这篇文章中的一个子问题提到开头,并写得更详细些。
谨悼念那些未加审问却已放弃生活的人。
听说交大一位同学跳楼了,生死未卜。这样的消息似乎从高中开始就断断续续地出现,既让人哑口无言,又让人思绪万千,把我从思想的惰怠和自满中拉回现实,重新审问自己的生活。
我或许没有资格说「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之类的话,毕竟我此生遭遇的最大挫折乃是高中搞信息竞赛时调完最后一道题后伸了伸腿;毕竟我不在乎任何外部价值,辅导员告诉我GPA排名26/5x时,我的第一想法是「这么高?」第二想法是「下学期可以再混一点」;毕竟我有虽然也看成绩,但并不施加太多压力的父母。而这些,在自杀问题上,或许都是他们没有的「优越条件」。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我对此不以为然,但今天不得不谈。
问题:是否应该自杀?
答:不应该,或悬置此问题。
推理一:
1.如果回答应该并且执行。由于我们的信念不可能是100%正确的(包括数学和逻辑,都可以受到挑战),我们的回答有可能是错误的,而执行后错误是不可挽回的。
2.因此,即使我们暂时的信念为应该自杀,也不应该执行,相当于悬置此问题。
推理二:
1.如果认为人生有意义,存在一些值得追寻的价值,那么生活是值得过的,不应该自杀。
2.如果认为人生无意义,也不存在任何价值,即选择虚无主义。那么虽不值得生,却也不值得死。因为虚无主义取消所有价值,也包括负面价值,价值虽然不成为生的理由,却也不成为死的理由。因此,虚无主义对回答这个问题没有影响,如果相信虚无主义,只能悬置该问题。
以上推理未必完备,但也到此为止了。
本文旨在从「未经审问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一哲学史上的著名观点出发,最终论证「任何一个审问生活的人,都应该读一点哲学」,在这篇文章中,主要指分析哲学。论证过程会运用一些《哲学是怎样炼成的》(Doing Philosophy ,by Timothy Williamson,下称「此书」)一书中提到的方法论,以作为「分析风格」的论证的一个实例。
本文的出发点只是荐书,出于某些原因,我设定了这个更有野心的目标。限于个人水平,论证过程可能是粗糙甚至错误的,因此欢迎各种形式的批评,包括对抗性的争论,事实上这正是此书第三章讨论的内容——「争论推动理论」。
限于篇幅,书中关于元哲学(哲学的哲学,探讨哲学的学科特性)的精彩见解在文中并未加以介绍。另一方面的考量是,对于哲学学科特性的理解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哲学基础,而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轻松地阅读本文。如果你发现阅读仍存在障碍,请指出,我会酌情进行修正。这是我个人水平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更不是分析哲学的方法论的问题。
苏格拉底如是说
哲学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可能会想到哲学史上威名赫赫的哲学家,他们以深邃的思想,独特的人格魅力,还有脍炙人口的名言,被我们铭记甚至崇拜。那么今天的哲学家们又会怎样看待这些伟大的先贤呢?在中国,哲学史很受重视,据说一位典型的哲学系研究生会这样问话「你准备写谁?」然而在此书中,作者的回答是「我研究哲学问题,而不研究哲学家」。当然,作者并不是在否定哲学史研究,相反,他探讨了研究哲学史的诸多益处,但正如他给出的标题「哲学史作为工具」,哲学史和其他哲学方法一样,只是辅助我们解答哲学问题的手段之一。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论题,有什么启发呢?
苏格拉底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这句名言亦是如此——「未经审问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但这是一个陈述句,一个答案,苏格拉底在面对什么问题时说出了这句话?对此,我们无需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也应该自信地问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但是且慢,「值得一过」又是什么意思?如果我的生活不值得过,意味着我应该自杀吗?如果你发现,「值得一过」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澄清的说法,我们可以进入下一节了。
通过澄清术语看本质
「值得」这个词在日常语言中有两层含义:
-
有价值,有意义。如「这一点值得重新强调」
-
价钱合适;合算。如「买这件衣服很值得」
这只是字典式的定义,虽然哲学家并没有成功地提供这一类定义,但这里不妨启发我们做一点思考。可以看到,「值得一做」或许意味着做一件事是有意义的,至少相对于我的付出来说,收获是对等的。但是「有意义」又是什么意思?这样不断追问下去,会使任何讨论都难以进行,因为总是能问「xx又是什么意思」?
那么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吗?要彻底回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的,这里只能偷懒一下。我们认为这样追问并没有错,因为「有意义」比「值得一过」更清晰一些,虽然分析「有意义」的含义同样困难,但至少我们可以展开一点分析了。早期的分析哲学家通过对「意义」的分析得出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种错误的问法,但是近几十年有分析哲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早期那种以语言哲学为第一哲学,以概念分析为首要目标的“分析哲学”,或许已经衰落了,但是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对哲学论证来说,清晰性是一种(很可能是首要的)美德。在这一章的末尾,作者写道:
对于清晰程度的要求,其目的不在于不容置疑的神话式的标准。更确切地说,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推理中的错误清晰可见,就如同在数学中一样。如果你听到有人否认清晰度的价值,就问问你自己:为什么他们不想让推理中的错误清晰地显现出来?
逻辑和直觉
我们暂且认为苏格拉底道出了一句真理,同时这句话里提到的概念也已经澄清。可以做如下推理。
1.未经审问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2.如果一种生活是未经审问的,那么这种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3.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那么这个人应该自杀。
4.不应该自杀。
5.不应该过一种不值得过的生活。
6.应该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
7.为了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生活应该是经过审问的。
以上论证,是有效的。如果我们的前提正确,那么结论也是正确的。这里不是只写出了逆否命题,而是把「应该」引入了命题。(这里有一个重大的哲学问题(is-ought problem),限于篇幅不做讨论)
虽然我们没有学习数理逻辑,大多数时候也能进行有效推理,因为我们有直觉,经典逻辑也建立在直觉的基础上。但为了「使错误清晰地显现出来」,现代哲学家较多的使用形式化工具,但相对于数学、物理学等,对普通人来说门槛并没有那么高。
哲学点睛:思想实验
现在我们得到「为了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生活应该是经过审问的。」注意,我们仅仅得到了值得过的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如果我们一开始不知道怎样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现在至少有了一个切入口。
但是,这是正确的吗?或许错误已经蕴含在前提之中呢?
在一次抵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一位少年人自愿参军,上了战场,最后壮烈牺牲。战后,被追为烈士,为后人铭记。
他在参军时,并没有多想,换句话说,并没有审问他的生活,而只是凭借一腔热血,他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吗?
直觉上,并非如此。我不打算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这里只是想展现一个可能的思想实验。
争论推动理论
上文谈到清晰性,以及论证的方法和语言风格,似乎与我们对哲学的通常印象不大相符,像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这样知名哲学家的作品总是以晦涩难懂著称,加缪、萨特、柏格森等人更是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存在。他们会赞成这样的文风吗?他们会赞成用这样琐碎的方法探讨人生问题吗?可以想见,他们或许会提出一系列批评。这就产生了争论。
上文还多次提到分析哲学,它对许多读者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分析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吗?或者对分析哲学稍有了解的读者会说,分析哲学只是在抠字眼,玩文字游戏。
一般来说,与「分析哲学」对比的是「欧陆哲学」,我没有能力对这两大哲学传统进行有效的讨论,这里只能澄清两个误解。
一是分析哲学并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以今天的视角看,它是一种主流的研究风格。
image<figcaption class="Image-caption" style="margin-top: 0.66667em; padding: 0px 1em; font-size: 0.9em; line-height: 1.5;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53, 153, 153);">用算法分析哲学论文的亲缘关系,欧陆哲学在左上角</figcaption>
欧陆哲学确实与分析哲学泾渭分明,在宽泛的意义上讲,剩下的都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不排斥科学知识,包括伦理学也在以分析方法被讨论,并且与人类学、道德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展开积极互动,但也从哲学史中吸取营养(比如德性伦理的兴起)。
二是分析哲学太过琐碎、技术化,但这是任何一门现代学科发展的趋势,哲学不应该因此遭到批评。作者写道:
钟情于精确的哲学家有时候因过于谨慎而受到批判,甚至由于理智上的懦弱而受到批判。这个观念指的是,真正大胆的哲学家是那些准备投入晦暗的深处,甘冒黑暗中一切风险的人;而那些钟情于精确的人则在清澈的浅滩上玩些琐碎的游戏。这是一幅美好的画面,钟情于模糊的人面对危险的安全梦想。狂野和朦胧的散文诗听起来可能很激进,但它其实是容易、舒适的选择,因为它的不清晰性使得它不可辩驳,它使某人的错误不可能得到确定。而危险的选择则是说出足以被反驳的清楚和具体的东西。
这或许是书中唯一将两种风格进行明确对比的文字,其他地方有谈到一位研究尼采的教授怎样遭遇尴尬,以及在一处以康德为例批评一种做哲学史的错误方法,非常有趣,这里不展开了。对两大传统进一步的讨论可以在书末提供的延伸阅读和本文最后提供的文章中找到。以我的看法,「分析哲学」或许已经是一个过于陈旧和混乱的概念。
不要重复造轮子
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对生活发问,就像孩童一样。
一些问题已经包含着哲学的种子,正如一些问题包含着物理学种子的问题一样。我们最终依赖教科书和前人的智慧找到物理问题的答案。对于哲学问题,我们同样不妨站上巨人的肩膀。
我们不应该重新发明轮子。运气好的话,我们或许会造出一个勉强能用的轮子(虽然现在也许已经是飞机时代),但也有可能比较倒霉,造出了方轮子,那或许会毁了我们的生活。
因此,任何一个审问生活的人,都应该读一点哲学。而就像任何一个对物理学(而不是物理学史)感兴趣的人一样,他不会去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只需要看现代教科书就可以了。对于哲学问题,假如教科书上列出了康德的表述有ABCD四种理解,由于我们研究的是哲学问题,只需要看ABCD对我们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启发,哪个是合理的,或者都不合理。即使我们再去花很大功夫读原文,也不太可能超过编写教材的专家。因此,只需要读一点哲学,而不用学德语,啃大部头的著作,我们就有很大的收获。
哲学的风险
做哲学的风险因素很多,欧陆和分析又有所不同。
陈嘉映(中国做哲学的)说他面试到一些研究生,就有点weird(古怪的)。过度反思是一种病,希腊人是感性非常充沛,苏格拉底是勇士,柏拉图是跑步冠军,这才贬低感性,宣扬理性。但现代人没有或者很少有那种感性力量了,所以他建议搞哲学的参加些对抗性的体育活动。
至于分析哲学这方面,可能会使理科生本就有些机械、死板的思维更加严重。但我感觉这种担心随着探索的深入不是很能成立,因为更多的时候还是提供了灵感和启发。再者,爱好哲学未必成为哲学家,即使成为哲学家日常阅读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各种杂书,可以作为调剂。最后个人建议搞点艺术,练书法画画唱歌写小说等等,很有意思,有空会撰文谈一下这个问题。
另一个总的问题是思虑太盛而行动无能,这个没什么太好的办法,还是要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多实践。就个人而言,写作、练书法、买基金等等实践都让我收获很大,有些东西确实是书上没有的,或者说是文字难以传达的。孔子对「三思而行」的回应是,「想两次也就差不多了」。如果你现在还没决定要不要读哲学,再想想就可以先去京东下单了。
哲学的成本
这里强行阐释第九章《运用其他学科》。
这里的成本是你要考虑读哲学的机会成本,这倒不仅仅是说你读哲学的时间不能拿来干别的了,更重要的是全让哲学家「聪明完了」,我们失去了很多独立提出问题并加以思考的机会。这看起来和「不要重复造轮子」有些矛盾,但这里面确实有一个权衡的过程(trade-off),一般来说,提一个问题,不断想下去,差不多到了死路再看sep条目(文末会解释)。
关于本文
原书的副标题是「从普遍的好奇心到逻辑推理」,导论部分是「哲思即本能」。本文所讨论的人生哲学问题只是普遍好奇中很小的一部分,之所以选择这个问题,一方面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吸引人的话题,另一方面也是想说明近年来分析哲学也在认真地探讨这个问题,而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样不关心人生。尤其是对「何为良好生活」的追问一定会回到「什么是人」,「认识你自己」这个同样古老的问题,分析哲学在这方面有许多新的贡献,而且是传统哲学中不可能找到的。
本文带有一定的劝求意味。虽然我一向不太愿意干涉他人的私人品味(比如读什么学科的书),因为我认为这些事和天性有很大关系,不好强求。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提供了太多虚假的满足,这令我有些不快。另一方面,我认为读哲学确有些价值,所以诚实地说出来也没什么。
文末福利
如果本文确实成功地达到了一开始设定的目标,那么这里算是一点给想要入门的读者的福利。
只想白嫖的话推荐
学堂在线 《儒家修身之道 》课程:
https://next.xuetangx.com/course/THU01011000366/1073552
有一个中国哲学的基础再去看分析哲学不容易误入迷津,心里会比较有底气,很多问题上也能有不同的视角(尤其是伦理学)。四书确实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课程结合了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还有些灵修的内容。
b站 《悖论:思维的魔方》
悖论:思维的魔方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授课的是北大陈波教授,也是国内少有的比较认真地做哲学,发过有国际影响力论文的学者。课程可以作为逻辑学入门,而且非常有趣。
中文书的话:
如果只想看中文推荐陈嘉映老师的书。他被称为「中国最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个人认为他确实是诚实地思考而且有深刻洞见的哲学家。而且文笔比起翻译作品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代表作《何为良好生活》、《说理》。
另外国内比较好的学者有叶峰、赵汀阳、程炼。不过只读过论文。叶峰老师算是纯分析哲学家,豆瓣上有很多他的文章或采访,赵汀阳算是介于分析-欧陆之间,原创色彩很浓(基本没有引用),程炼老师只看过《伦理学导论》。
入门推看一下这篇,专业人士写的,比我强多了
如果英文过关的话你甚至可以直接从sep(斯坦福哲学百科)开始,直接搜索你关心的问题,然后好奇心会带领你走得更远:
https://plato.stanford.edu/index.html
关于元哲学和分析-欧陆对比的文章可以看一下豆瓣“冷艳句”的一系列文章
尤其是这篇非常精彩
至于今天原本的主角《哲学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自然是极好的,零基础也可以读,翻译也没啥大问题,因为原文就很明白晓畅。作者是当代哲学的重量级人物,英文版是去年刚刚出版,英文版可以在 http://gen.lib.rus.ec/ 上找。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