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日常工作免不了要与家长打交道,不得不说,家校沟通,还真得讲究点说话技术。
日常工作中,我们不难听到个别老师与家长对话沟通,我习惯从她们的对话交流状态,去反思觉察自己。我发现有的老师与家长交流时,给人的感觉要么是告状,要么是指责。这类老师与家长说话时最常听到的话语开头儿是“恁小孩儿……”“恁小孩儿……”,大家换位思考下,假如我们是孩子的家长,听到这样的话什么感觉?若是这家长不护犊子还好,可能她本能地会为自己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而惭愧,于是不断地给老师赔不是说好话;但若是遇到自我感觉良好的家长呢?她会不会听着你的指责不舒服?于是她就会辩解,或者反驳,那……我们的沟通还能达到家校联手,助力孩子成长的目的吗?
所以,家校沟通,我感觉最重要的是我们先要弄明白自己沟通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与家长沟通。而且沟通时一定不要将自己置于与孩子或者孩子家长对立的地位,因为我们最本质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与家长应该目标一致!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呢,不外乎是就孩子的某方面问题想要得到家长的助力。从长远说,是助孩子更好成长的力,可是从眼前说,还不是助力我们对孩子更好的教育吗?再说白了,其实就是帮助我们,其实也是帮助他们自己。
所以具体沟通时,一定要让家长感受到这次沟通源于我们共同对孩子的爱与欣赏或者说期待。最好先说出孩子身上的优点或者是潜能,然后再说目前的问题及自己对家长的建议,这样,家长们十有八九不会有抵触情绪,会比较愉快地接受我们的建议。
这样的沟通我感觉关系摆得比较正。孩子是人家家长的孩子,无论怎样,咱都没人家亲,也不及人家对孩子一生的付出与责任。我们只是在孩子的人生旅途相伴一程,到“点”了我们就会下车,而家长却仍会伴孩子继续前行,所以,我们务必清楚自己与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当然,某些时候,某个老师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在与孩子相依相伴的一段时间,尽己所能,让孩子不但这段时间可以欣赏到“最美”的风光,得到丰厚的给养,而且在我们下车之后,还可以携带我们给予的给养,走得更远更好。但即使如此,我们对孩子的助力与影响还是不足于与至少要养育他们十八年的父母相比。所以,老师,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会无论遇到怎样的孩子,怎样的家长,心态都会平和。孩子优秀,我们幸福着家长的幸福;孩子差劲,我们痛苦着家长的痛苦……如此,无论家长会不会配合我们助力孩子的教育,至少她不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仇人般恶语相向吧?
如此,家校沟通,是不是才有可能趋向有效沟通?
网友评论